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某省有COD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共200家,有COD工程减排项目60个。省、市、县环保部门在年度内全部进行了环境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其中发现排放超标的分别有35家和15家,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分别有40家和18家。辖区督查中心当年对该省共现场督查COD污染源企业和工程减排项目90个,有30个是与该省环保部门联合检查的,发现设施不正常运行的有57个,其中5个属联合检查;采样监测的企业和项目40个,有7个属联合检查,发现排放超标的有24个,其中1个属联合检查。请问该省上报和督查中心核定的COD监测与监察系数各是多少?

答案

参考答案:

该省核算:

监测与监察达标率=监测达标企业数/监测企业总数×0.5+监察达标企业数/监察企业总数×0.5=(260-50)/260×0.5+(260-58)/260×0.5=0.40+0.39=79%

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1.4%。

督查中心重新核定:

监测与监察达标率=(地方+中心)监测达标数/(地方+中心)监测总数×0.5+(地方+中心)监察达标数/(地方+中心)监察总数×0.5={210+[(40-7)-(24-1)]}/(260+40-7)×0.5+{202+[(90-30)-(57-5)]}/(260+90-30)×0.5=0.37+0.32=69%

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1.2%。

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被告人胡某,男,32岁,某企业职工。2008年9月2日,胡某打麻将输了钱,遂产生了盗窃念头。当晚凌晨三时许,他溜出家门寻找作案机会,发现一豪宅无人看管即撬开窗户爬人室内,盗走古玩字画、金银首饰和大量现金,所窃财物价值和现金共计人民币45万元。胡某作案后畏罪潜逃。在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当地公安局组织全体干警追捕。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李某与胡某是同学,也被派往外地追捕胡某。此时李某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是他与胡某是同学,不宜参加本案的侦查工作。公安局负责人研究答复:由于公安机关警力有限,时间紧迫,李某仍需外出工作,是否回避的问题,待以后解决。李某遂接受指派,继续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后胡某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检察机关对此案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11年。胡某以原判决对部分赃物认定的数额偏高,量刑过重为理由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胡某所盗窃的赃物,经重新核定价值发现,其数额并非偏高而是偏低,数额应当为55万元,因此,原判决实际少认定10万元。据此,第二审人民法院经以原判决事实不清为由,以判决撤销了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问题:

如果终审裁定送达被告人胡某后,二审法院院长认为此案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即以院长名义撤销了本院对此案的裁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