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给定资料”,围绕“如何应对气候灾害”,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②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③总字数要求900~1100字。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全民行动,应对气候灾害
我国是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暴雪、干旱、沙尘暴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候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也相当严重,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候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民组织、公民个人都应该各尽所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灾害,提高防御、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政府要加快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科学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防御气象灾害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强化气象应急服务工作,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减灾效益。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特别是对于干旱地区,把蓄水、保水、用水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把抗旱作为预防自然灾害的重点来抓,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加强敏感行业气候应对防范,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气候规律,切实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企事业单位要提升节能减排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端气候与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中忽略生态保护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应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高耗能、重排污企业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气候友好技术等的研发和推广,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
鼓励各类相关社会公民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组织的发展相对缓慢,但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类组织已经发挥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发生气象灾害时组织志愿者对受灾地区进行信息搜集,为受灾群众筹集、发放生活必需品;根据各地实地情况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防灾影片等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在我国沿海地区,志愿者宣传台风、暴雨等知识;而在高原地区着重宣传沙尘暴的防御手段。这对提高应对气候灾害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民加强对防御和应对气候灾害知识的学习,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国外很多国家在面对气候灾害时,主要是靠全民共同应对,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很多人不了解气象灾害的危险性及防御方法,缺乏相关的常识知识了解和实际应对能力,所以我们应利用各种媒介方式加强对防御知识的宣传,或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向大家普及相关的防御知识。
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