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7年1月,国内一家服装出口企业与美国某企业签订出口订单1000万美元,当时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7.80,合约总价值为7800万元人民币,生产和运输成本为7000万元人民币,预计毛利为7800-7000=800(万元人民币)。6个月后交货时,人民币已经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7.64,则结算到手的1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7640万元,此时毛利为7640-7000=640(万元人民币)。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该服装出口企业损失了160万元人民币。
要求:针对这一事件,该公司总经理约见总会计师,探讨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损失发生。假设你是该公司的总会计师,你会对此发表哪些看法

答案

参考答案:答案: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此宏观背景下,我们不能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视汇率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2)积极分析当前汇率的走势,如果认为汇率将向有利的方向变化,可以不必采取任何保值措施,而获得超额的汇率风险收益,但此种方法必须依赖对汇率波动的准确预测,否则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3)在签订出口订单时,要积极地采取诸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避险保值措施,避免汇率变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1999年伊某所在的江南财经大学进行体制改革,伊某的人事关系挂靠在学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1999年10月起伊某所在的公司和伊某本人向学校支付款项用于学校向社保代缴伊某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金。伊某于1999年9月20日与群星外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某签订合同,合同约定该公司雇用伊某为公司副总经理,每月工资为 17800元,雇用期为1999年10月20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在雇用期内,双方均可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解除合同。雇用期结束后,伊某仍然在公司上班,但未续签劳动合同。2003年8月,群星外贸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群星经贸有限公司。2003年10月,群星公司(乙方)与深圳德尚人才开发中心(甲方)签订《劳务合同》,该合同附表的人员名单中包括伊某。2005年7月25日,群星公司向伊某发出解雇书,说明群星公司对伊某的雇用将于2005年10月31日解除。群星公司向伊某发放工资至2005年10月 31日,之后伊某离开群星公司。后伊某向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群星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 仲裁及判决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群星公司支付伊某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共计 186900元。 群星公司不服仲裁结果,起诉至区法院,区法院认定群星公司和伊某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群星公司无需向伊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 伊某不服区法院判决,上述至市中院,市中院主持调解,民事调解书确认群星公司给付伊某经济补偿金108000元。 问题: (1)伊某和群星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2)伊某提出的赔偿186900元是否合理?如果合理,请列出主要计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