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

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一个池塘

D.池塘中的鱼和水草

答案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环境都不叫一个生态系统.

A、池塘中的水属于环境条件之一,没有其他环境条件和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只有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题意.

D、只有鱼和水草这两种生物,没有其他生物和环境部分,不是一个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2分)

工夫常负无心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乎成了公认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文人做到“功到垂成”、“攻不十,不易器”。其实,对于古人这句话,只谈“工夫”,不谈“有心”,只谈了真理的一半,人世间,“工夫常负无心人”的事比“工夫不负有心人”的事,甚至还要多。  

“工夫”重要,“有心”、“无心”更重要。传说车和船都是黄帝发明的。我们的这位老祖宗,看见有一种叫“浮蓬”的草,秋后干枯以后,风一吹,在地上滚来滚去,于是发明了车;看见枯木在水面上漂,于是发明了船,而看到浮蓬滚来滚去,看到枯木漂到水上的,何止黄帝一人?为什么发明车船的“专利”属于黄帝?关键就是黄帝是个“有心”人,有人说,黄帝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发明车船的是人民群众,即便如此,人民群众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是那些有心的人。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基人,牛顿小时候躺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掉下来,于是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不向天空飞去呢?”多么简单的问题,看到这种现象,并非牛顿始,为什么别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别人都没有像牛顿那样是个有心人。 

被人称为药圣的李时珍,怎么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一因为他是个祖传医生,从父亲手里接过药箱,二因为他是有心人。他看到有个同行给一个癫狂病人开了一服药,其中有一味叫“防葵”,病人吃了很快就死了。另一个同行给身体虚弱的病人用了一味补药叫“黄精”,病人也死了,按古书记载,这些药本来都是不错的,李时珍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弄混了,而狼毒和钩吻都是极毒的药,于是决定修订药典。那两位用药致人死命的同行都没有想到这点。看来他俩都不像李时珍那样有心。  

“工夫常负无心人”,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这样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劳民伤财的无效劳动,或许可以使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家成倍成倍地增加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有心人? 

小题1:这篇文章列举了三个事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小题2:本文提倡做“有心”人,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这种人有什么特点?(3分)

小题3: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