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跨国甲公司发现中国乙公司申请注册的域名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遂起诉要求乙公司撤销该域名注册。乙公司称,商标和域名是两个领域的完全不同的概念,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不属中国《商标法》的调整范围。法院认为,两国均为《巴黎公约》成员国,应当根据中国法律和该公约处理注册纠纷。法院同时认为,对驰名商标的权利保障应当扩展到网络空间,故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科技的发展影响法律的调整范围,而法律可以保障科技的发展
C.国际条约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
D.乙公司的辩称和法院的判断表明: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法与社会、法与科技、法的渊源、法的可预测性和法的可接受性
A项涉及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以社会为基础,包括了法律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等。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一种制度。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上可知,A项表述正确,当选。
B项考查法与科技的关系。这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一下总结。科技对法律的作用表现在:(1)科技的发展,扩大了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导致一些新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的出现;(2)增加了法律内容中各种科学技术规范的分量,提高了法律的科学水平;(3)科技的发展为调整传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开拓着新的领域;(4)科技的发展也改善了法律调整机制。可见,科技对法的影响广泛表现在立法、司法、法律思想以及法律方法论方面。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表现在:(1)运用法律管理科技活动,指导科技活动,并起到组织、管理、协凋的作用;(2)法律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科技成果商品化;(3)法律也可以预防科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可见,法律不仅能促进科技发展,同时,对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也能起到抑制作用。显见,B项正确,当选。
C项考查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冲突时的解决。分两种情况:(1)在民商事范围内,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不同,条约可以直接适用。《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在民商事范围外,能否直接适用国际条约,视法律的具体规定而定。本题涉及的案例属于民事领域的商标侵权案件,依据上述分析可知,可以直接适用国际条约即《巴黎公约》。也就是说,国际条约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可知,C项正确,当选。
D项考查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正当性)之间的关系。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意味着法官必须将法律决定建立在既存的一般性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且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方法适用法律规范,如推理规则和解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裁判的武断和恣意。法律决定的正当性是指按照实质价值或某些道德考量,法律决定是正当的或正确的。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法律决定的正当性是人们并行不悖的追求。然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如本题所涉及的案例中,虽然依照《巴黎公约》对该域名侵权进行了裁判,实现了法律决定的实质正义,但由于网络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超出了中国《商标法》的调整范围,使当事人对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程度降低。可知D项的说法亦正确,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