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00~2008年某省进出口情况统计表
年份 进出口(亿美元) 进出口(亿元)
总额 出口 出口 总额 出口 进口
2000 212.3 129.08 83016 1756.87 1068.55 688.32
2001 226.26 139.22 87.04 1872.98 1152.96 720.49
2002 283.99 173.70 110.28 2350.85 1437.96 912.89
2003 353.26 211.32 141.94 2924.25 1749.28 1174.96
2004 475.27 293.93 181.32 3933.81 2433.00 1500.18
2005 544.11 348.42 195.69 4457.21 2854.15 1603.16
2006 626.29 412.62 213.97 4937.55 3251.43 1686.12
2007 744.51 499.40 245.10 5661.24 3797.47 1853.77
2008 848.21 569.92 278.29 5890.90 3958.14 1932.76

以2000年为基准,该省2008年的出口总额增加( )。

A.1244亿元

B.2000亿元

C.2890亿元

D.4134亿元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以2000年为基准,该省2008年的出口总额增加3958.14-1068.55≈2890亿元。故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关于汪曾祺的风景

第一眼看到他我即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

那是一个侧影。

背有些弓,一头被岁月漂白的头发在风里随想,头微微扬着,耳朵很宁静的样子。他站在路口,他的身边有一个疯子在发狂,街道上奔跑着喧嚣。这一切好像与他都很陌生。

他身着一件蓝咔叽布夹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黄包,看上去仿佛是偏僻县城来的一个探访者。那天他是等我们接他去一个便宴,然而我们迟到了。结果让一个70余岁的老人在街边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他没有急躁,也没有嗔怪。是的,他已经习惯于这样迟到的约会了。

他与历史的约会足足迟到了近半个世纪,当他终于乘上最后一班从那黑洞洞的隧道里升出来的班车时,他觉得他头发里的风并没有变。

他的眼睛很诗意。

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一个70多岁的老人的眼睛竟可以如此的明澈、清纯。那两枚饱满的眸子是两方小小的古歙砚。

这双眼被40年代的南风读过,被60年代的东风读过,也被80年代的西风读过。然而他并没有患风泪眼。

他的眼睛总有水的感觉。

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他是美食家,恰如他是美文家。他先将到嘴的食物一抿,并不急于送入牙槽,用舌尖品一品,然后再细细地嚼。他吃得很耐心,很集中思想。这是小品式的吃法,当然不适合觥筹交错的盛宴,因此,他不打算去那一类庆功宴上勉强自己的胃。

吃,是私事,如同写文章。

他的文字是可一眼识穿的,因为他的文字大都拧得出水来。

第一个发现这点的是一个聪明的法国女士。

他的解释很平常:他家乡高邮是一个水乡。

来自水乡的作家并非他一人,然而后来那些人都离开了水,上岸去了。上了岸的水族有的演化成爬行类,有的则期期艾艾,成了两栖类。从生物意义上说这当然是一种进化,而当这种生物意义又被引进社会意义时,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合乎“规律”而无可非议了。

惟有他留了下来。

在水边。偶尔抬眼望一望天气,复又低头看眼前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寂寂的白白的水。

1. 文章开头说“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他的“奇异气质”是什么?

仔细阅读一、二部分,选用其中的词语回答。(限用4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仔细品味下面两个句子,联系全文,简析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街道上奔跑着喧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了岸的水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全文,体会本文旨在说明汪曾祺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了一些什么样的原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