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如题图(a)所示,某二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外力有竖向力设计值F,力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其平面尺寸见题图(b),承台中间厚度为1.0m。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接近下列()数值。

A.578kN

B.377kN

C.1260kN

D.571kN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R值的计算,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式(5.2.2-3)进行。

(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2.3.2条求ηc

A=3.8×3.8=14.44(m2)(A为承台底面积)

Ac=14.44-π×0.3772×8=13.547(m2)

=3.377×3.377-0.893=10.51(m2)

=13.547-10.51=3.04(m2)

sa/d=3.979≈4

Bc/l=3.8/13.6=0.28

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表5.2.3-2,得=0.164,=0.75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式(5.2.3),得

(2)求R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式(5.2.2-5)求Qck

Qck=qckAc/8=320×13.55/8=542(kN)

γc=1.70

得ηcQckc=0.296×542/1.70=94.40(kN)

所以R=360+120+94.40=574.40(kN)

计算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需要,适配诗心的产物。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谈中国诗》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古代诗歌以篇幅短小见长,在阅读时都只需要两三分钟。

C.“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说诗歌语言要讲究含蓄,要耐人寻味。

D.外国诗人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2.由上面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国诗歌创作在押韵上没有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严格的限制。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C.中国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特别追求形式美,在声韵、遣词、造句上往往精雕细刻。

D.外国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相比,有明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