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8-2007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1978年2007年
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世界比重(%)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世界比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29

世界总计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荷兰

意大利

苏联

加拿大

比利时-卢森堡

中国

26650

3319

2642

1781

1612

1437

1189

1126

1028

947

936

211

12.5

9.9

6.7

6.0

5.4

4.5

4.2

3.9

3.6

3.5

0.8

世界总计

美国

德国

中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荷兰

意大利

比利时

加拿大

281090

31802

23860

21738

13338

11654

10528

10412

9961

8481

8082

11.3

8.5

7.7

4.7

4.1

3.7

3.7

3.5

3.0

2.9

1982-2007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1982年2007年
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世界比重(%)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世界比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34

世界总计

美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英国

意大利

荷兰

沙特阿拉伯

比利时-卢森堡

加拿大

中国

7674

880

653

620

539

513

305

301

219

193

186

43

11.5

8.5

8.1

7.0

6.7

4.0

3.9

2.9

2.5

2.4

0.6

世界总计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荷兰

爱尔兰

63164

7900

4567

4427

2930

2556

2505

2255

2243

1799

1796

12.5

7.2

7.0

4.6

4.0

4.0

3.6

3.6

2.8

2.8

1982-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前十位的国家中,占世界比重变化最大的是( )。

A.荷兰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荷兰的比重由3.9%降到了2.8%,降低了1.1个百分点;法国的比重由8.1%降到4.0%,降低了8.1-4.0=4.1个百分点;日本的比重由7.0%降到了4.6%,下降了2.4个百分点;英国的比重由6.7%上升到7.2%,上升7.2-6.7=0.5个百分点。所以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又说,读了这些作品,“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是不错的。从《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楚辞》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到汉武帝《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魏曹丕《       》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是写秋景秋意,至于唐宋以后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郁达夫说,其中的原因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就恐怕有点以偏概全了       的《秋声赋》写秋,说“秋之为状”,“其色惨淡”,“其意萧条”,把秋声描摹为“淅沥”“萧飒”“凄凄切切”,       的《雨霖铃》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写秋,说带颓废色彩,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古代诗文写秋,并不都带颓废色彩,写得优雅清丽令人赏心悦目的也不少,写的慷慨洒脱意境深远的也不乏其例。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这是南朝齐代诗人左思《杂诗》中的诗句,由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伸而老之将至的感慨,写得意气豪迈,催人激励自勉。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全诗意境开朗,襟怀旷达,毫无伤感哀愁之情。

写秋不仅不带颓废色彩,而且写得慷慨悲壮的还有宋代的范仲淹和叶梦得。范仲淹《渔家傲》词的上片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后两句把边塞风光的肃杀雄壮描绘得十分出色。叶梦得一生跨北、南两宋,他亲身经历北宋末年的战乱,晚年退居江南,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他的《水调歌头》词的下片是这样写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却恨悲风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悲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词中“东山老”一语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一举击溃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扭转东晋危局。叶梦得在词里借此表达自己虽已暮年(秋将晚),仍渴望抗金报国的爱国热情。

小题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作家或作品,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短歌行欧阳修李清照

B.湘君燕歌行苏轼李清照

C.湘君短歌行苏轼柳永

D.湘夫人燕歌行欧阳修柳永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所陈述的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例子加以佐证?

小题3:同样是秋天,却在文人笔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阐述你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