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进入本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西南江河梯级开发,已造成金沙江、岷江、雅砻江、嘉陵江、乌江、澜沧江、红水河、大渡河等激流,变成了一串串高坝平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
材料二:自2003年以来,关于怒江梯级开发就有几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环保人士呼吁全社会来留住中国境内最后一条“处女江”,保护那里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专家担忧梯级开发将使怒江峡谷200多平方公里土地淹没在水下,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世界遗产组织则担心,怒江电站将严重影响“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他们向云南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世界遗产还是怒江水电?国家主管部门则强调:中国严重缺乏能源,水电为清洁能源,值得开发;共和国 * * 指示为:“慎重研究,科学决策”。但是,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没有掩盖来自云南省和怒江州的一致呼声:水电站可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水电开发是怒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谁反对怒江开发就是与当地人民群众过不去。据《南方都市报》消息,2008 年3 月,六库电站在国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况下,悄然移民并动工。2009年5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怒江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非常重视,将根据环保评估意见等进行综合决策。
(1)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西南江河梯级开发“带来一系列灾难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怒江的水资源。(9分)
(1)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利用的。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过去人们对西南江河梯级开发利用没有从当地复杂的地质、水文和生态实际出发,搞掠夺式开发,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违背了该地区的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其结果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5分)
(2)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立足于当地复杂的地质、水文和生态实际,科学论证,谨慎开工,克服主观随意性。(3分)
②坚持用联系、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发和利用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拟定规划到具体实施,都要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安全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要符合客观规律,又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开发和利用该地区水资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眼,充分尊重当地人们的眼前和局部利益,完善决策论证,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3分)
设问明确指出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属于典型的限定性设问,这要求学生对该原理的内容进行阐述,并运用这一原理分析材料,做到原理和材料的统一。第(2)问没有明确规定运用哲学中的哪部分知识,要根据材料确定。这就要求在答题时既要发散思维,又要结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