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1945年,我的外祖父是一名木匠。有一天,他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外祖父伸手到他的衬衫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眼镜不见了。他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情重放了一遍,然后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他衬衫的口袋里滑了出去,掉进了其中一只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崭新的眼镜就这样漂洋过海去了中国。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外祖父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而那副眼镜,是那天早上他刚花了20美元买来的。他为要重新买一副眼镜烦恼不堪。 “这不公平”,在沮丧的回家途中,他嘀咕道,“上帝啊,我一向对你忠诚,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你,可是现在,你看——”
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那所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 回美国度假。在一个星期天,他来到外祖父所在的这所芝加哥的小教堂。他一开始热诚地感谢了那些援助过孤儿的人们,“但最重要的是”,他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 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已经绝望了,就算我有钱,在当时也没有办法重新配一副眼镜。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我开始天天头痛,我和我的同事天天祈祷着能有一副眼镜出现。然后你们的箱子就运到了。 当我的同事打开箱盖时,他们发现一副眼镜躺在那些衣服上。”
院长停顿了许久,好让自己的话音降低一些。然后,带着众人的悬念,他继续道:“各位乡亲,当我带上那副眼镜,我发现它就像是为我度身定做的一样!我的世界顿时清晰,头也不痛了。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做了这一切!”
人们听着,纷纷为这副奇迹般的眼镜而欢呼。但是他们也在想,这位院长肯定是搞错了,我们可没有送过他眼镜啊。在当初的援助物资目录上,没有眼镜这一项。只有一个人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静静地站在后排,眼泪流到了脸上。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这个平凡的木匠知道,上帝是以怎样一种不普通的方式创造了奇迹。
(佚名《完美的错误》)

“眼镜”的故事说明:

A.人与人之间有真诚的爱。

B.在不经意间帮助了别人。

C.抗日无国界。

D.真诚感谢别人的帮助。

答案

参考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她只能活七小时”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释】①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