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沙石出身贫贱,却有着崇高的理想;它形虽碎散,却一心向往集体。它不像珍珠那样一味炫耀自己;也不像钻石那样孤高自赏。平日______,一旦需要,它又招之即来。论胆识,可以______;讲忠贞,心甘______。献身前,绝无先决条件;献身后,又无悔语怨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格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默默无闻 赴汤蹈火 粉身碎骨
B.默不做声 奋不顾身 肝脑涂地
C.不见经传 出生入死 舍生取义
D.悄无声息 舍生忘死 视死如归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首先排除B项,“默不做声”指不说话不出声,表示沉默的样子,文段的意思是形容沙石名声很小,不被人所知道,与前面的“出身贫贱”相呼应,故排除B项。再看第三空,“舍生取义”指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生命,与“讲忠贞”不符;“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与前面的“心甘”不搭配,故排除C、D两项。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赴汤蹈火:奔向沸水,踩着烈火,比喻不畏艰险,奋不顾身。粉身碎骨:全身粉碎,指为某种目的而丧命。故选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杨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有删节)

注①:伥伥,惆怅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而读之发:打开

B.夫学者未始不为道为:探求

C.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工:精细工巧

D.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何其:多么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欧阳修表达谦虚之意的一项是      (   )

A.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

B.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C.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D.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小题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修虽受人尊敬,但仍担心没有人开导自己以求更进一步,这是他好学自谦的话。

B.很多求学的人想探求道而不能到达道的境界,原因多是沉湎于文章之中。

C.欧阳修说吴充若追求不止,达到孟子、荀子的境地也是不难的,有说客套话的味道。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