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据统计,2007年1至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3.5%,增速与前9个月持平,进出口规模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中国强劲的出口在10月把贸易顺差推上了历史新高。海关总署发布报告称,10月份当月贸易顺差为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新高。不过,该数据低于之前的300亿美元—310亿美元的预期。
2007年10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1884亿美元,比上月增长23.6%;其中出口1077.3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06.7亿美元,增长25.5%。1—10月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
10月份当月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0.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加快9.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值得一提的是,1至10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9%,比前9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10.2个百分点。
最近数月,中国贸易顺差增幅已持续放缓,从2006年第四季的年增102%下降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99%、第二季度的75%和第三季度的50%。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的进口又较上年同期增长25.5%,大于21.2%的预期增幅。其中,全球油价飙升和商品价格上涨是中国10月份进口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人民币升值、政府数次调低出口退税率以及近期出现中国出口商品的诸多质量纠纷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贸易顺差增幅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GDP的增速。雷曼兄弟发表的研究报告就称,鉴于中国贸易顺差已扩大至GDP的8%左右,按年增幅从50%回落至30%计算,将减少名义GDP增速1.6个百分点。
预测,2007年11月和12月中国贸易顺差增速将从10月份的14%回升至30%左右。“10月份中国进口额年增长25.5%,高于9月份的16.1%,主要因为2006年10月基数较低。”

相对2006年同期,2007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9月份外贸进口

B.前9个月贸易顺差

C.10月份外贸进出口

D.9月份外贸出口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2007年9月份外贸进口增长幅度为25.5%-9.4%=16.1%,前9个月贸易顺差的增长幅度为59%+10.2%=69.2%,10月份外贸进出口增长幅度为23.6%,9月除外贸出口增长幅度为22.3%+0.5%=22.8%,可知前9个月贸易顺差增长幅度最大。因比,本题正确答案为B。

阅读理解与欣赏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 * * 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泠泠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人。⑦这种人其实不是 * * 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 * * 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 * * 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 * * 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某句话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改成________;

         ②________改成________;

         ③________改成________。

(2)本段的论点可以用第________句来概括。

(3)本段的议论性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中的加粗的字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6)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对比的双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