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磨牙髓腔形态的应用解剖。
答案
参考答案:答:磨牙髓腔形态的应用解剖是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颊侧二根管口相距甚近,应注意寻找。下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下领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避开髓角的位置。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下颌磨牙髓腔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在胎面偏向颊尖处,否则常致舌侧壁薄弱而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