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