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一·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 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 * * 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 * * 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如君主与贵族的契约关系、贵族的政治权利和君权有限、对王权限制的 * * 。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洛克提出了立法权、行 * * 和联盟权三权分立的观点。孟德斯鸠则提出,三权不仅要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材料三  1909年8月23日清廷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议员分钦定和互选两类,……资政院的职权有:一、国家财政的收支预算;二、财政收支决算;三、税法及公债;四、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五、其余奉特旨交议的事件。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颁布新订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助为 * * 大臣。阁员13人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人占4人,……责任内阁只对君主负责,内阁 * * 及各大部大臣由君主任命,……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说明“军机处和 * * 衙门的设立都体现了分权”这一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分权”目的有何区别?(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以近代英国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达到中央集权的同时,又是如何通过分权避免专制的?(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改革的认识。(3分)

答案

(1)特点:军机处设立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权;(2分) * * 衙门分军机处之权。(2分)

区别:军机处设立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2分) * * 衙门是为了适应鸦片战后列强需要,(2分)近代政府职能专业化的要求。(2分)

(2)背景:中世纪限权思想的影响;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需要;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对专制制度的冲击;启蒙运动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

说明: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权力受议会限制。(2分)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内阁,它们分别行使立法权和最高行 * * ,议会和内阁互相制约。(4分)

(3)晚清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法西方,以分权制衡为原则设官分职;促进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以挽救清朝统治、抵制革命为目的,客观上加速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3分)

题目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从材料中获取,由材料中“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可知军机处设立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权,“请设 * * 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可得出 * * 衙门分军机处之权;第二小问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之,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为了适应列强需要及近代政府职能专业化的要求,设立 * * 衙门。

第(2)问,主要考查理解分析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小问近代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形成的背景可以结合中世纪限权思想、防止专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分析归纳,在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国家权利集中在议会与内阁,而议会与内阁又互相制约。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综合分析归纳与认识的能力,材料中主要阐释了晚清政府的政治改革,借鉴了西方的分权思想,虽然其以挽救晚清统治、抵制革命为目的,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以及加速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