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国家干预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

答案

参考答案:(1)关税壁垒措施。关税种类按征税对象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进口税。
②出口税。
③过境税。
④附加税。
⑤特惠关税。
⑥普遍优惠制。
(2)非关税壁垒措施。
①进口配额制。
②“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为“自动”限制出口。
③进口许可证制。
④外汇管制。
⑤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⑥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⑦各种国内税。
⑧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⑨进口押金制度。
⑩海关估价制度。
(11)复杂的海关手续和规定进口通道。
(12)严格的技术安全、卫生检疫和商品包装、标签的规定。
(3)鼓励出口的措施。
①出口信贷。
②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③出口贴补。
④商品倾销。
⑤外汇倾销。
⑥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⑦其他措施: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复汇率制。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一一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分)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