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背景】某设备安装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8-3所示,计算工期为44天。根据技术方案,确定A、D、I三项工作使用一台机械顺序施工。

【问题】

1.如果按A—D—I顺序组织施工,则:

(1)网络计划图应如何改变?

(2)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2.如果按D—A—I顺序组织施工,则:

(1)网络计划图应如何改变?

(2)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3.比较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

4.监理工程师如批准按D—A—I顺序施工的方案,施工中由于业主原因,工作B时间延长5天,承包商提出要求延长5天工期。你认为工期延长几天合理?为什么?监理工程师签发机械闲置(赔偿)时间几天合理?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按照A—D—I顺序组织施工

(1)网络计划图应改为如图8-5所示。

(2)其计算工期Tc为47天(计算过程见图8-5)。

(3)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天(工作A使用10天,工作D使用5天,工作I使用5天)。机械闲置时间为12天(见图8-5),发生在工作D完成后及工作I开始前,因为工作D完成后,应进行工作E,而工作I必须等工作E完成后才能开始。(根据图8-4计算出的A、D、I三项工作的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绘出示意简图,如图8-5右下角所示。)

2.按照D—A—I顺序组织施工

(1)网络计划图应改为如图8-6所示。

(2)其计算工期Tc为45天。(计算过程见图8-6)

(3)机械在现场使用时间为20天(工作D使用5天,工作A使用10天,工作I使用5天)。机械闲置时间为3天。(根据图8-6计算出的D、A、I三项工作的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绘出示意简图,如图8-6右下角所示。)

3.对A—D—I和D—A--I两种方案分析比较如下:

按“A—D—I方案”顺序施工比按“D—A—I方案”顺序施工工期长(长2天),机械闲置时间也长(长9天),所以按“D—A—I方案”顺序施工优于按“A—D—I方案”顺序施工。即按“D—A—I方案”顺序施工比按“A—D—I方案”顺序施工工期短,机械闲置时间短。

4.按“D—A—I方案”顺序施工时,由于业主原因,B工作时间延长5天。则网络计划图及工期计算如图8-7所示。

由于业主原因使工作B延长5天后,工程总工期变为49天(可按任意方法计算总工期,例如累加关键工作作业持续时间:17+12+12+8=49天,见图8-7),目前总工期比批准的计划工期延长了:49-45=4天,所以承包商要求延长工期5天不合理,监理工程师应批准的合理的工期延长时间应为4天。

此外,还可进一步考虑将机械闲置时间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其一是认为工作B延长时工作D在第6天已经开始施工(施工机械已到场),所以可按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来计算应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其二是认为B工作延长时间发生较早,工作D可以利用其自由时差调整到最迟开始时间开始施工(这时再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所以可按工作D的最迟开始时间来计算应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

第一种情况:按工作B延长5天后调整的网络计划,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为28天(17+12-6+5),其中机械的使用时间为20天,故机械闲置时间是:28-20=8天。监理工程师应批准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应为5天(8-3)。

第二种情况:按B工作延长5天后调整的网络计划,D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可以安排在第10天(49-8-16-10-5)开始,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为24天(17+12+5-10),其中机械的使用时间为20天,故机械闲置时间是:24-20=4天。监理工程师应批准赔偿的机械闲置时间应为1天(4-3)。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③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 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   ② 然明:字蔑,郑国大夫。

   ③ 子产:孔子弟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夫:读   fú  相当于“这”

B、以议执政之善否       否:读 fǒu  坏

C、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恶:读  è   厌恶

D、不如小决使道        道:读 dǎo  通“导”,疏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我闻忠善以损怨 /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B、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 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C、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

D、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指代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我师也,若之何毁之    “是”指代的是“郑人”

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之”指代的是“郑人的议论”

C、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   “此”指代的是“乡校”

D、仲尼闻是语也        “是语”指代的是“然明的话”

4、对文中不同人物观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子产认为,阻止人们谈论执政者,其后果和危害就像洪水泛滥一样,因而执政者应该放开言论,加以疏导。

B、子产不毁乡校的主要目的,是想听取百姓的正确意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C、然明的观点始终与子产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不毁乡校,就会危害国家的治理。

D、孔子对子产的观点是赞同的,他认为,从子产不毁乡校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子产是仁义的。

某 恶 鼠 破 家 求 良 猫 厌 以 腥 膏 眠 以 毡 罽① 猫 既 饱 且 安 率 不 食 鼠 甚 者 与 鼠 游 戏 鼠 以 故 益 暴 某 怒 遂 不 复 蓄 猫 以 为 天 下 无 良 猫 也

【注】① 罽:读 jì,毯子。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