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你说说为什么可能今天记住了的东西,到明天却回忆不起来了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

答案

参考答案:此题描述的现象显然是遗忘现象。为什么会产生遗忘对于遗忘的解释,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解释。
(1)衰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记忆痕迹是指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质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使经验得以识记和保持;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使旧经验以回忆、再认等形式表现出来。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假说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某些物理的痕迹或化学的痕迹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的。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被遗忘。但衰退说还很难用实验来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有些实验已经证实,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而非消退)才是造成遗忘的主要原因。
(2)干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实验也证明,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影响。如果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后学习的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变化时,倒摄抑制开始逐渐增加;材料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最大,之后抑制又逐渐减弱,到了先后识记的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的效果很弱。
(3)压抑说: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导致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住,而将一些记忆挤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记忆和遗忘看作是个体维护自我动态过程的心理学家。这种理论也叫做动机性遗忘理论。压抑说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这是前面两种理论所没有涉及的。因此,尽管它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但仍然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理论。
(4)提取失败理论:有些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遗忘只是暂时的,就像把物品放错了地方而怎么也找不到一样。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提取失败可能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以上任何一个理论可以完全概括的。以上的四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遗忘的原因,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单项选择题

一、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6—120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05—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增长情况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 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 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 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 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 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 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A.37.1%

B. 43.6%

C.47.2%

D.50.4%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