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飞龙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年1月由几家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股份公司,其注册资本为9000万元,发行股票90万股,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其发行的股票于 2001年7月被允许上市交易。上市后,该公司2001年至2004年连续3年微利,可供分配的股息、红利总共只有100万元,难以支付股东股利;2004年起公司经营更不景气,前6个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周转发生很大困难。为了解决公司资金短缺,维护公司股票的信誉,公司董事会2004年7月做出增资以发行新股的方案,并经过所有董事一致通过。决定发行100万股新股,每股面值10元,股票以超过面值1元的价格发行。由公司临时成立的承销处负责新股的承销。董事会作出该决议后,经研究认为,此时上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肯定难获得批准。于是,在2004年10月,未报审批便擅自在报纸上刊登发行新股的公告。此事很快被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发现,除确认其发行新股的决议无效外,对其作出了以下处罚决定:(1)责令停止发行,退还所募集的所有资金及其利息;(2)处以非法所募集的资金金额5%的罚款;(3)暂时停止飞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上市交易。 请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飞龙公司是否具备发行新股的条件

答案

参考答案:飞龙公司不具备发行新股的条件。根据《公司法》第137条的规定,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二)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三)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四)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飞龙公司在1994年至1996年连续微利,可供分配的股息、红利总共只有100万元,难以支付股东股利,而在1997年前6个月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情况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第2项,即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的要求。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   趣

大二时我很欣赏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夜雨孤灯乱翻书。”

夜,不是黄昏,不是华灯初上,而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时白天的喧嚣已经退去,而因为安静,因为清冷,人的思绪便格外纵横开阖,情感的神经末梢也格外丰富而敏感.虽说心远地自偏.然而若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对于我们这些定力不够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是有些为难的.

而又有雨。我一直怀疑许多人的灵性是不是都是雨滋养出来的。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虽然不为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可是我个人以为,一篇“粗头乱服,不掩国色”的文章当然很好,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至少我在读着的时候,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因为有了雨声沙沙,外边便好像更加安静了。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

再是孤灯。可以想见古人的“夜阑犹剪灯花弄”。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

孤灯下,似乎总会伴着想象里红袖添香的故事。美丽的狐女,也是那些违心寒窗苦读的多情才子们想出来的。然而终不能实现,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

最妙的是乱。

我以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这样太过于注重数目或大注重效率,会坏了读书的美感。书趣,只在“乱”。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便尤爱这“杂”“乱”二字。

美的极致在于随性。书也是,不妨随地扔着几本。想起来了,拿起来翻翻,读了一句,觉得不错,就品一品。说不定竞品出会心一笑来了。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这和你要坚持的爱情不同,大可放宽心些。

如是,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昏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望着窗外发发呆,时而低头.淡淡一笑,这时的心境,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1.这篇散文中,作者说年轻人无法“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又说“书趣,只在‘乱”’,请根据文意,写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与“乱”字的含意。(4分)

答:(1)“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为:

(2)“乱”字的含意为:

2..联系语境,说说本文第三段中“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这句话针对什么说的,实际上暗含了作者什么看法?(4分)

答:(1)针对                                                  说的。

(2)暗含                                                                        

3.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夜雨孤灯乱翻书”的情景。(不超过80字)(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中摘引宋人蒋捷词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似在说听雨,实则还在讲读书,道出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的读书情趣。

B.“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多情才子孤灯苦读的悲悯,透露出他并不是执意追求孤灯翻书这种场景.只是喜欢其浪漫的情调。

C.作者巧妙地借用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出自己矛盾的读书观——静心可读书,读书大可不求甚解。

D.“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对读书人凭借一盏孤灯而彻夜不眠、寒窗苦读的感叹,又赞颂了书籍伴随一盏孤灯将历史上无数探索人类命运的人的思想照亮。E.从作者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时“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我们推断“夜雨”之雨既指自然之雨,更是指能让周围“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的润物细无声的心雨。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