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将下列数据建成一个数据表(存放在A1:E4的区域内),并求出个人工资的浮动额以及原来工资和浮动额的“总计”(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其计算公式是:浮动额=原来工资×浮动率,其数据表保存在Sheet1工作表中。 姓名 原来工资 浮动率 浮动额 总计 张三 5755.0% 李四 6594.5% 赵五 6145.5% (2)对建立的数据表,选择“姓名”、“原来工资”,建立“簇状柱形图”图表,图表标题为“职工工资浮动额的情况”,设置分类(X)轴为“姓名”,数值(Z)轴为“原来工资”,嵌入在工作表A7:F17区域中。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浮动额情况表”。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按照以下的步骤操作,即可以完成以上题目: (1)单击“开始”命令,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在其中找到Microsoft Excel并单击即可启动Excel 2000。 (2)在系统默认的第一个文件表Sheet1里面的A1:E4的区域内输入题目要求的内容,完成后如图6-5所示。

(3)选中D2单元格,根据计算公式:浮动额=原来工资×浮动率,输入公式“=B2×C2”后点击“确定”即得到第一个计算结果,点击D2单元格右下方得黑点,当鼠标变为黑色加号时,拖动将其覆盖D3和D4两单元格。同理,根据公式:总计=原来工资+浮动额,得到所需数值。选中D和E两列数据,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或者单击“格式”中“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6-6所示。在“数字”下拉菜单中选择“数值”,设置小数位数为2,最终效果如图6-7所示。

(4)选“姓名”和“原来工资”两列数据,创建一个“簇状柱形图”的图表,设置图表标题为“职3232资浮动额的情况”,分类(X)轴为“姓名”,数值(Z)轴为“原来工资”,嵌入在工作表A7:F17区域中,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浮动额情况表”。最终图表如图6-8所示。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二】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材料三】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 * * ”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