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归纳推理(第一课时)”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掌握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能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用归纳推理解决一般性问题;难点是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课题引入
教学内容:问题1,推理是如何定义的?它包括哪两个部分?
问题2,观察教材上几个推理案例,分析其有何特点?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研读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2.探究新知
教学内容:问题3,由几个案例,你能给出归纳推理的定义吗?(教师列出几个案例)
问题4,你能总结出归纳推理的一般模式吗?
师生互动: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并进行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学习与思考。)
3.互动探究
教学内容:问题5,你能归纳出下列各题的规律,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吗?试试看!(教师给出几道例题)
师生互动: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学习,教师适当点拨。教师点评,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能力,并通过点拔突破难点。)
4.矫正反馈
教学内容:考考你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给出几道测验题)
师生互动:分组讨论解答,组长公布解题结果,教师及时批改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有利于对新知的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5.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练习。
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梯度性问题的培养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
6.归纳小结
教学内容: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最后老师给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师生互动: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收获知识并体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