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就业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②报考省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③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④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1)报考省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开拓思路,破解“就业难”的困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就业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经济改革也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不断重组,出现了失业群集的现象。 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四峰叠加”,给劳动力市场造成极大压力。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存在1200万的就业缺口。 就业难问题除了与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相关联之外,还有一些我国特有的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加之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这些都对我国目前就业难现状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就业难的问题如果不能够顺利解决,必将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摆在社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温 * *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来促进就业。 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我国产业结构、就业观念等方面深层次问题的体现,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能够趁此机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优化,就能够保持经济的长久活力。 要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难问题,应当从多方面努力,多管齐下。 首先,紧密结合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就业。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措施来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就业。 其次,采取优惠政策,帮扶企业克服困难。实施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以及给予社会保险、岗位及职业培训补贴等,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 再次,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技术扶持,鼓励自主创业,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实行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最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及时收集、发布准确有效的岗位信息,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等。加强对农民工等团体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术能力。技术培训要因地制宜,增加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形势的好转,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鼓励创业和解决就业当做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去做,而不能将其看做是临时的事务,采取应急的方法去处理。只有多管齐下,开拓思路,才能够破解“就业难”的困局。 (2)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多管齐下,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2008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我国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多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008年下半年,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风暴更是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毕业生的签约率不高,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寒冬”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温 * * * * 多次表示,自己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国务院曾召开常务会议做专题部署,要求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大量扩招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高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都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勇敢面对,积极行动,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实施好“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等毕业生配置计划。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 其次,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打破“铁饭碗”的陈旧思想。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当通过政策优惠和技术、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再次,高等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引导在校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提高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大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迈进社会提供帮助。 最后,各部门协调配合,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政府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学校、用工单位的合作,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地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开展全方位、一条龙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能否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千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应当积极努力,开拓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