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指出,中国当前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控制环境污染和扭转生态破坏发展趋势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下大力气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十五”乃至到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新华社北京2001年3月25日电

材料2


我国每年生产的衬衫约12亿件,其中8亿件要用纸盒包装,折合成用纸量大约是240万吨,相当于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的造纸量。
                      ——《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17日

材料3


据统计,全国每年生产和丢弃45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多达2500万棵树。对于我们这个木材短缺的大国来说,无疑是一种令人痛心的浪费。按照目前的木材使用速度,我国将在大约10年内消耗掉剩下的森林。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3月17日

材料4


中国讲究食文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后还要吃山珍海味,还要吃乌龟、蛇、野生动物等,其实说老实话,这些都不好吃,真正好吃的肉还是人类长期经过驯化培养的牛、羊肉和猪肉,但是为什么人们要吃,就是吃新鲜,而且是一种炫耀性的消费,因为它很贵,特别是请客,一条蛇一盘菜就上千块,它是一种炫耀,我们认为是一种恶习。
               ——中国第一家民问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协会会长梁从诫
 

材料5


马玉玲是“绿家园”环保组织的一名成员。她加入该社团后的第三次活动是到承德金山岭长城去拾垃圾。她没想到组织这次活动的是一个叫“英国威廉”的环保组织,这次活动的口号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去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参加者都是世界各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马玉玲是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参加的。一时间,承德金山岭长 城,漫山遍野都是拿着塑料袋、纸叉子捡垃圾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马玉玲看见路过这里的中国人惊奇的眼光和看热闹时露出的呆笑,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英国威廉”的一个外国人问马玉玲:“你去 * * 看过升国旗吗你注意到什么当人们散去的时候,他 们的矿泉水瓶和怕裤子脏而垫着的报纸,还有各种食品袋和果皮,都留在了 * * 广场。 于是,那里就变成了一片垃圾场。”马玉玲好像被当面打了一个耳光一样难受,她无法解释,无法辩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马玉玲的眼泪流在了承德金山岭长城上,马玉玲的眼泪也流在了升旗结束后垃圾遍地的 * * 广场上……“英国威廉”劝不回那些泪水,能劝回那些泪水的,唯有觉悟了的中国人。
                     ——节选自《文摘报》,2001年9月16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保护祖国的生态环境安全,我们每一个人能做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保护祖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使用一次性非环保产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从而为保护祖国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为祖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细节决定成败,城市管理也是一样。  在举国上下掀起城市“洗脸”热的今天,一条条马路变得平坦,一个个广场更加宽阔,一片片人造的绿地让城市增色不少……当市民在为这些利民工程鼓掌喝彩的同时,因疏于细节管理,而造成的很多缺憾暴露无遗供盲人使用的盲道,有一段没一段;偌大的广场、美丽的公园,却因少几张凳子,让游人怨声载道;表面崭新的出租车,却因座椅上“发黑”座套,让人恶心不止……  记者日前对即将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绿城”南宁一些公共场所进行采访,发现这个城市同样存在“忽略细节”弊病。  2.8月28日,南宁市最为热闹的朝阳广场。记者看到,广场上来此休息的人或坐或躺,但他们不是席地而坐就是在花圃和树木的护栏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在标有“南宁市城市广场管理中心”的大门前也坐着几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栽培的绿树红花在横七竖八的人群后显得隐隐约约。  广场上绿树成荫,人们喜欢在炎炎夏日到此广场休息、纳凉。很多老人也喜欢聚集在广场上打牌下棋消磨时光,但寥寥可数的几张石椅实在无法满足市中心这么大人口流量的需求。  在广场几十米外,就是曾被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几个月后,这条街道便焕然一新,可想而知,“示范街”和广场“横七竖八”的景象将会形成怎样对比  退休老干部梁成志说,改变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多建几个水泥凳子就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大煞风景的事。  3.盲道又称无障碍通道,是专门方便盲人而建的特殊道路。但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盲道有一段没一段,这种盲道“肠梗阻”现象导致花了很大代价建起的盲道竟成了“摆设”。  兴宁路的商业区里,一些小商店把门面开到了盲道上;大大的广告牌从天而降,切断了盲道去路,本来狭小的道路被压缩了,于是盲道上踏者无数,真正的盲人却只能“盲人摸象”。在琅东、南湖广场一带,人少树多,道路宽敞,盲道本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细一看,邮箱、下水道盖不偏不倚正覆盖在盲道之上。  如果说这些障碍物只是造成了盲人的不便,那么,盲道建设的不规范极有可能引发事故。  在琅东书市旁一工地旁的人行道上,一块挡板把施工现场围了起来。盲道也如法炮制,用断头表示前面无路:既没有用圆形盲道提示转弯,也没有继续引导盲道帮助盲人绕道而行。要是真有盲人通过,不是直接撞上护栏,就只能自己摸索另寻出路了。  在一地下通道人口处,记者看到盲道突然90度转弯,转弯处没有任何圆形提示。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许多盲道的正前方竟是标有“危险勿近”字样的电箱。  盲道的残缺远不止这些,交通护栏受阻、路面下沉缺砖、坡道过陡。甚至,在很多商业区、居民区、广场、过街天桥、候车亭都没有盲道或者只草草地修了一段便突然断头。殊不知,这些被我们正常人忽略的细节,却是盲人的大事。  4.在市区人口140多万的南宁市,交通状况非常复杂,但近年来交通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古城路、民族大道等繁华路口,交通秩序井然。而在一些相对偏僻、冷清的十字路口却险情不断。一些设有人行道的路口却没有交通指示灯,车辆行驶畅通无阻,行人只能在车辆的空隙中穿行,人行道形同虚设。在沃尔玛对面,行人如织,但车辆丝毫无减速趋势,一看,原来是没有交通灯。前一段时间,在拥有一万余学生的广西大学,记者在校门口看到,这里交通指示灯是聋子耳朵。学生反映,这个最近才“上岗”的交通灯从来没有工作过。毫无顾忌冲刺的车辆和争分夺秒的路人让旁观者胆战心惊。(现在已开始亮灯)  出桂南高速公路南宁收费站,民族大道两边是荣和山水美地、翡翠园等大的高档住宅区。尤其是翡翠园,这个拥有2000多住户的小区,门口竟然没有直通路对面的出口,一些行人不愿绕道走,只好逆行,险情不断。而且,门口出来的车辆,因路边两棵植物遮挡,事故不断。  5.兴宁路,今非昔比。记者看到,原来造型别致的灯型果皮箱只剩下外壳,旁边却多了一个竹编的垃圾筐。这样垃圾筐面积加大,确实提高了某些人的远投准确度,而且还最大限度地防止少数人的恶意破坏,但被大雨侵袭后的竹筐旁却散落了一地的垃圾,这些杂物躺在繁华的商业区尤显突兀。  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垃圾箱都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使垃圾回收任务落实到了每个市民身上,真正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形象。但在南宁,垃圾箱随处可见,但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箱却少见。  在滨湖路,前后几百米,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装垃圾的容器,倒是道路对面的小广场上每隔十米便有一个垃圾筒。由于没有人行道,一学生只得横跨马路扔垃圾。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自觉,于是地上的果皮纸屑便“星星点点”。环视周围的郁郁葱葱和不断用卡车移植来的大树,看来这个城市是下足了本钱要搞绿化,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周到”。  6.在南宁市书城旁,想找公厕,但走了几百米都没有看到标有公厕的标志,无奈之下去问环卫工人。老大爷向前面一指“不就在对面吗”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记者只看到((快而美”(快餐店)的招牌,四下环顾,原来招牌下面躲着一条巷子,而“公厕”两个淡淡的大字几乎完全褪色。一女士在门口张望数秒,再根据公厕特有的气氛判断,才确定走了进去。  站在南宁市街头,笔者有一种路在何方的困惑。走在百货大楼、步行街等商业中心,除了林立的广告牌和标有“新华路”、“朝阳路”的路牌外,几乎没有商业建筑的路标。如果笔者不是在南宁生活了几年,对南宁市的道路略知一二,要在汹涌的人流和因道路工程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地方找到“目的地”决非易事。相比城建部门的疏忽,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店可是周到得多:沿街每隔几米就竖有一个带有路标箭头的醒目的广告牌,既做足了广告又让人们轻松方便地消费。  令记者疑惑的是,从市中心到火车站的朝阳路上竟没有任何火车站的标志,倒是标有“摩托车道、汽车道”的指示牌不断出现。记者采访时,几个外地游客,背着大背包满头大汗地跑过来问:“请问火车站怎么走啊”记者觉得好笑“不就在前面吗”“但是怎没有标志啊”记者顿悟,对于南宁市民来说,找个地方并不难,但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可不是轻松的事。特别是火车站、汽车站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窗口和外来人口流动密集场所,更需要周到和人性化的路标指示。记者曾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看到,在车站几百米外开始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绿色的大提示牌用箭头标明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方位。它们就像在提示来到这个城市的陌生人:“请往这边走!”  7.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文明标志之一。司机的言谈举止、车况干净与否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着市民素质高低。1.细节决定成败,城市管理也是一样。  在举国上下掀起城市“洗脸”热的今天,一条条马路变得平坦,一个个广场更加宽阔,一片片人造的绿地让城市增色不少……当市民在为这些利民工程鼓掌喝彩的同时,因疏于细节管理,而造成的很多缺憾暴露无遗供盲人使用的盲道,有一段没一段;偌大的广场、美丽的公园,却因少几张凳子,让游人怨声载道;表面崭新的出租车,却因座椅上“发黑”座套,让人恶心不止……  记者日前对即将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绿城”南宁一些公共场所进行采访,发现这个城市同样存在“忽略细节”弊病。  2.8月28日,南宁市最为热闹的朝阳广场。记者看到,广场上来此休息的人或坐或躺,但他们不是席地而坐就是在花圃和树木的护栏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在标有“南宁市城市广场管理中心”的大门前也坐着几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栽培的绿树红花在横七竖八的人群后显得隐隐约约。  广场上绿树成荫,人们喜欢在炎炎夏日到此广场休息、纳凉。很多老人也喜欢聚集在广场上打牌下棋消磨时光,但寥寥可数的几张石椅实在无法满足市中心这么大人口流量的需求。  在广场几十米外,就是曾被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几个月后,这条街道便焕然一新,可想而知,“示范街”和广场“横七竖八”的景象将会形成怎样对比  退休老干部梁成志说,改变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多建几个水泥凳子就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大煞风景的事。  3.盲道又称无障碍通道,是专门方便盲人而建的特殊道路。但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盲道有一段没一段,这种盲道“肠梗阻”现象导致花了很大代价建起的盲道竟成了“摆设”。  兴宁路的商业区里,一些小商店把门面开到了盲道上;大大的广告牌从天而降,切断了盲道去路,本来狭小的道路被压缩了,于是盲道上踏者无数,真正的盲人却只能“盲人摸象”。在琅东、南湖广场一带,人少树多,道路宽敞,盲道本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细一看,邮箱、下水道盖不偏不倚正覆盖在盲道之上。  如果说这些障碍物只是造成了盲人的不便,那么,盲道建设的不规范极有可能引发事故。  在琅东书市旁一工地旁的人行道上,一块挡板把施工现场围了起来。盲道也如法炮制,用断头表示前面无路:既没有用圆形盲道提示转弯,也没有继续引导盲道帮助盲人绕道而行。要是真有盲人通过,不是直接撞上护栏,就只能自己摸索另寻出路了。  在一地下通道人口处,记者看到盲道突然90度转弯,转弯处没有任何圆形提示。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许多盲道的正前方竟是标有“危险勿近”字样的电箱。  盲道的残缺远不止这些,交通护栏受阻、路面下沉缺砖、坡道过陡。甚至,在很多商业区、居民区、广场、过街天桥、候车亭都没有盲道或者只草草地修了一段便突然断头。殊不知,这些被我们正常人忽略的细节,却是盲人的大事。  4.在市区人口140多万的南宁市,交通状况非常复杂,但近年来交通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古城路、民族大道等繁华路口,交通秩序井然。而在一些相对偏僻、冷清的十字路口却险情不断。一些设有人行道的路口却没有交通指示灯,车辆行驶畅通无阻,行人只能在车辆的空隙中穿行,人行道形同虚设。在沃尔玛对面,行人如织,但车辆丝毫无减速趋势,一看,原来是没有交通灯。前一段时间,在拥有一万余学生的广西大学,记者在校门口看到,这里交通指示灯是聋子耳朵。学生反映,这个最近才“上岗”的交通灯从来没有工作过。毫无顾忌冲刺的车辆和争分夺秒的路人让旁观者胆战心惊。(现在已开始亮灯)  出桂南高速公路南宁收费站,民族大道两边是荣和山水美地、翡翠园等大的高档住宅区。尤其是翡翠园,这个拥有2000多住户的小区,门口竟然没有直通路对面的出口,一些行人不愿绕道走,只好逆行,险情不断。而且,门口出来的车辆,因路边两棵植物遮挡,事故不断。  5.兴宁路,今非昔比。记者看到,原来造型别致的灯型果皮箱只剩下外壳,旁边却多了一个竹编的垃圾筐。这样垃圾筐面积加大,确实提高了某些人的远投准确度,而且还最大限度地防止少数人的恶意破坏,但被大雨侵袭后的竹筐旁却散落了一地的垃圾,这些杂物躺在繁华的商业区尤显突兀。  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垃圾箱都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使垃圾回收任务落实到了每个市民身上,真正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形象。但在南宁,垃圾箱随处可见,但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箱却少见。  在滨湖路,前后几百米,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装垃圾的容器,倒是道路对面的小广场上每隔十米便有一个垃圾筒。由于没有人行道,一学生只得横跨马路扔垃圾。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自觉,于是地上的果皮纸屑便“星星点点”。环视周围的郁郁葱葱和不断用卡车移植来的大树,看来这个城市是下足了本钱要搞绿化,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周到”。  6.在南宁市书城旁,想找公厕,但走了几百米都没有看到标有公厕的标志,无奈之下去问环卫工人。老大爷向前面一指“不就在对面吗”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记者只看到((快而美”(快餐店)的招牌,四下环顾,原来招牌下面躲着一条巷子,而“公厕”两个淡淡的大字几乎完全褪色。一女士在门口张望数秒,再根据公厕特有的气氛判断,才确定走了进去。  站在南宁市街头,笔者有一种路在何方的困惑。走在百货大楼、步行街等商业中心,除了林立的广告牌和标有“新华路”、“朝阳路”的路牌外,几乎没有商业建筑的路标。如果笔者不是在南宁生活了几年,对南宁市的道路略知一二,要在汹涌的人流和因道路工程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地方找到“目的地”决非易事。相比城建部门的疏忽,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店可是周到得多:沿街每隔几米就竖有一个带有路标箭头的醒目的广告牌,既做足了广告又让人们轻松方便地消费。  令记者疑惑的是,从市中心到火车站的朝阳路上竟没有任何火车站的标志,倒是标有“摩托车道、汽车道”的指示牌不断出现。记者采访时,几个外地游客,背着大背包满头大汗地跑过来问:“请问火车站怎么走啊”记者觉得好笑“不就在前面吗”“但是怎没有标志啊”记者顿悟,对于南宁市民来说,找个地方并不难,但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可不是轻松的事。特别是火车站、汽车站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窗口和外来人口流动密集场所,更需要周到和人性化的路标指示。记者曾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看到,在车站几百米外开始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绿色的大提示牌用箭头标明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方位。它们就像在提示来到这个城市的陌生人:“请往这边走!”  7.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文明标志之一。司机的言谈举止、车况干净与否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着市民素质高低。  记者曾到过西北一个某旅游城市,这里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肮脏的出租车和美丽自然风光给人留下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黑得油光发亮的车套,不知多少天没洗过,乘客一坐上去,身体不敢往后面靠,不仅有尘土、沙粒,更多的是污垢。其实很简单,现在出租车管理都是经过公司管理,不是游击队,公司只要制定出租车在卫生方面的有关规则,并给予一定奖惩措施,完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局面产生。而且,这种管理的结果给乘客留下良好印象,就等于给司机留下了好印象,对出租车公司、对整个城市都是大有裨益。记者曾到过西北一个某旅游城市,这里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肮脏的出租车和美丽自然风光给人留下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黑得油光发亮的车套,不知多少天没洗过,乘客一坐上去,身体不敢往后面靠,不仅有尘土、沙粒,更多的是污垢。其实很简单,现在出租车管理都是经过公司管理,不是游击队,公司只要制定出租车在卫生方面的有关规则,并给予一定奖惩措施,完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局面产生。而且,这种管理的结果给乘客留下良好印象,就等于给司机留下了好印象,对出租车公司、对整个城市都是大有裨益。

请以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括做好高校招生工作,必须注意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