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杜威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杜威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主张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生长。在教学过程阶段方面,他提出了困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五步,即五步教学法。对杜威的教育过程阶段理论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过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他从儿童生来就具备某些才能、兴趣和社会需要的本能论出发,认为教学过程应以儿童为中心,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提供材料给儿童学习。
(2)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杜威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是以他提出的思维活动过程为依据的。
①杜威提出的思维活动过程。从批判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育方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让学生求知识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发现、制造知识的方法。所以他认为训练儿童严肃的、持久的、创造性的反省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由此出发,杜威认为,凡“有意义的经验”,总是在思维的活动中进行。每一思维的两端,开始是一个迷惑、纷乱或困难的情境,结果是一个澄清、统一或解决的情境,思维就在这两端之间进行着。在这两端之间,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疑难的情境;
第二,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
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第四,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改正这个假设。
在实践上,两个阶段可以拼合,若干阶段则历程甚短,一瞥即过。因此,五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的方式,当视个人的智慧及当时对情境反应的情况而定。杜威认为,思维过程“既是组织思想的方法,又是做学问的途径”。
②杜威从思维的五步法类推出他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提出了著名的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第二,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了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第四,学生必须负责一步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的方法;
第五,学生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思想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是否有效。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可以简单概括为: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杜威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中的某个步骤。
(3)杜威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的评价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一样。一方面,注重了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儿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些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经过实践获取知识,违背了学生学习的特点,也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习不到系统的知识,导致教学质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