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男,30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最近一段时间总和别人吵架,因为他总感觉别人在一起聊天,或者咳嗽一声就是在说他坏说,针对他,侮辱他。同事建议他做心理咨询,求助者很不情愿,在同事的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事说的情况是真的吗
求助者:是的,我们公司的同事总是嘲笑我,说我坏话,在背后诋毁我,怀疑我,恨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有同事咳嗽一声可能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是感冒了。你有时也会咳嗽,也是针对别人吗
求助者: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的吗
求助者: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正确的处理是( )。

A.转介精神科室

B.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C.进行心理咨询

D.进行心理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根据案例分析,可知该求助者自知力基本丧失,推断求助者为精神障碍患者,而且并未开始临床治疗,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故选AB。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 * * 题。

(甲)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①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②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乙)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指房屋四壁)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意为安然自在)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在(甲)、(乙)文中划线并标以序号的四个句子,对其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转折;假设;递进;因果

B.转折;并列;因果;并列

C.并列;并列;因果;并列

D.并列;假设;递进;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