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比较分析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答案

参考答案: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的价值W=c+v+m,若将c+v视为成本价格,那么m就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即成本价格)的比率,叫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现实经济运行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单个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产生超额剩余价值,在利润形式上,因为降低成本,所以会产生超额利润。
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各部门利润率不同。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必须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围绕争夺有利投资场所而展开。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高的部门,资本转移会导致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品供求关系以及产品价格相应变化,最终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率高的部门,会有资本进入,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使利润率降低,相反,利润率低的部门,会有资本撤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使利润率上升,这种资本转移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相等时才会停止。各部门不管从事何种生产,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量有关,这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一般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在垄断阶段,垄断资本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上决定垄断产量和垄断价格,从而产生垄断利润。由于垄断造成的“壁垒”,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到垄断部门,自由竞争阶段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就难以发挥作用,这样,垄断利润可以长期存在,在长期内追求垄断利润的最大化。
三者的相同之处在于: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都是利润的范畴,这是基于收益减成本的分析。在来源上,超额利润、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都源自于劳动者生产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超额利润是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一般只是暂时的,一旦新技术被广泛采用,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它是部门之间竞争形成的,一定量的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是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的结果,通过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三者的内在联系在于:个别资本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在竞争市场,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形成平均利润。如果在垄断市场,超额利润不会消失,而是形成垄断利润。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