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怎样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者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证其基本正常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的扶助;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社会保障的内容至少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低目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国家通过法律向劳动者征缴保险基金,在需要的时候向劳动者发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救助。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临时或长期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救济、救灾、扶贫等。
(3)社会福利。国家根据法律或政策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内容包括职业福利、社区服务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离不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运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大致可采用三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
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社会保障基金采用部分积累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筹资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要力争保值增值,投资是保值增值的唯一途径,社保基金投资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变现原则,多样组合原则,社会效益原则。投资方式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
继续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2)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
(4)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5)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安排和战略部署,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作为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决定》指出,虽然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六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社会保障是重要的一类。《决定》还明确提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保险基金统筹部分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推进省级统筹,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基础部分全国统筹。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老了有养老金维持生活、病了有医疗保险做支撑、失业了有失业金可花销、买房子有住房公积金可贴补、没收入有最低生活保障金来兜底……社会就会安定团结、幸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