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教育部颁发命令,中小学生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锻炼。问:你有什么看法这一举措有什么深层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我认为教育部颁发的这个“命令”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阐明理由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表述)。
但我认为这个政策的执行和其执行的依据却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去深思。一般来说,教育部不太适合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要求各中、小学校统一执行一个政策,因为从形式和程序上看,可能会影响到各中、小学校的教育自主权。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其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尽管以“命令”的方式来实行未必合适。
目前,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广大的中、小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说远远不足,甚至极少数的中、小学校可能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在高考或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不少学校似乎已经忽视了学校最原始的“教育意义”,却无限放大了“升学意义”
另外,即使大部分学校都会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不给中小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但家长自发的“挖潜”行为却常常会给中小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得“中小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锻炼”成为一种政策规定下的空谈。这种来自家长的“阻力”从深层次的角度剖析,实际上是受到了一种社会氛围的影响,而这种社会氛围源于竞争,源于目前的考试压力,也源于深入人心的“学而优”的传统意识。
除了来自家长的阻力,还有来自客观条件的阻力。许多学校还存在运动场地不足的情况。所以,除了改变意识外,我们还要适当地加大对各中、小学校运动场地的投入。
至于这一事件的“深层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视在加强。
(2)目前许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普遍存在忽视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情况,甚至许多学生本人也普遍存在“不爱运动”的倾向。
(3)目前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依然还停留在依靠行政命令来执行的层面上,未来还需要加强学校自身的机制完善,而不应完全依靠行政指导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对于这点可以适当展开)。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璘,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向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节选自《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闳、籍之属也——化:感染、影响

B.而之渐台——觉:睡觉

C.文帝时时邓通家游戏——如:往、到

D.竟不得一钱——名:占有

2.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觉而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王见之,曰:“牛何?”

B.非独女色媚,而士宦亦有之——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佞幸

C.孝文时中宠臣,士人邓通——欲速不达

D.公卿皆关说——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邓通“谄媚事主”的一项是(  )

①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

②通曰:“宜莫如太子。”

③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 

④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⑤长公主乃令假衣食

⑥与上卧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语说:“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好好为官,不如碰到赏识自己的君王。”不但是女子用美色谄媚取宠,就是士人和宦官也有这种情况。

B.邓通,因善于划船当了黄头郎。汉文帝认为他是梦中助了他一臂之力的人,因而被宠幸,十几次赏赐邓通大量的金钱,官至上大夫。

C.文帝曾经得了痈疽病,太子前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让太子吮吸患处,太子很难为情,不愿吸吮。后听说邓通这样做过,心中惭愧,也因此怨恨邓通。

D. 景帝即位不久就将吮吸脓血的邓通免职。不仅如此,还将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公。曾经大富大贵的邓通最后竟然寄食在别人家里,凄凉死去,果然应了当初卜者的预言。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