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污水排放工程项目施工采用了包工包全部材料的固定价格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参考资料中提供的用砂地点距工地4公里。但是开工后,检查发现该砂质量不符合要求,承包商只得从另一距工地20公里的供砂地点采购。而在一个关键工作面上又发生了以下原因造成临时停工:5月20日至5月26日承包商的施工设备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故障;应于5月24日交给承包商的后续图纸直到6月10日才交给承包商;6月7日至 6月12日施工现场下了该季节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了6月11日至6月14日的该地区的供电全面中断。
[问题]1.由于供砂距离的增大,必然引起费用的增加,承包商经过仔细认真计算后,在业主指令下达的第3天,向业主的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将原用砂单价每吨提高5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应该批准该索赔要求吗为什么
2.由于几种情况的暂时停工,承包商在6月15日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延长工期25天,成本损失费人民币2万元/天(此费率已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和利润损失费人民币2000元/天的索赔要求,共计索赔款57.2万元。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应该批准该索赔款额多少万元
3.索赔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4.若承包商对因业主原因造成窝工损失进行索赔时,要求设备窝工损失按台班计算,人工的窝工损失按工日计价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怎样计算
5.你认为应该在业主给承包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中扣除竣工拖期违约损失赔偿金吗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1.因砂场地点的变化提出的索赔不能被批准。原因是:
(1)承包商应对自己就招标文件的解释负责并考虑相关风险;
(2)承包商应对自己报价的正确性与完备性负责;
(3)材料供应的情况变化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够合理预见到的。
2.可以批准的费用索赔额为32万元人民币。原因是:
(1)5月20日至5月26日出现的设备故障,属于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不应考虑承包商的费用索赔要求。
(2)5月27日至6月9日是由于业主迟交图纸引起的,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可以索赔,但不应考虑承包商的利润要求,索赔额为14天×2万元/天=28万元。
(3)6月7日至6月12日的特大暴雨属于双方共同的风险,不应考虑承包商的费用索赔要求,
(4)6月13日至6月14日的停电属于有经验的承包商无法预见的自然条件变化,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但不应考虑承包商的利润要求,索赔额为2天×2万元/天=4万元。
3.承包商的索赔要求成立必须同时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1)与合同相比较,已造成了实际的额外费用或工期损失;
(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不是由于承包商的过失;
(3)按合同规定造成的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不是应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
(4)承包商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时间内提出了索赔的书面意向通知。
4.不合理。因窝工闲置的设备按折旧费或停滞台班费或租赁费计价,不包括运转费部分;人工费损失应考虑这部分工作的工人调做其他工作时工效降低的损失费用;一般用工日单价乘以一个测算的降效系数计算这一部分损失,而且只按成本费用计算,不包括利润。
5.由上述事件引起的工程进度拖延不等于竣工工期的延误。原因是:如果不能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将延误的工期补回,将会造成工期延误,支付中要扣除拖期违约金;如果能够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将延误的工期补回,不会造成工期延误,不产生拖期违约金,支付中不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走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为火爆。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密切关联,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 * * * * 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学习本国文化精要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而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2009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C.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D.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的最基础部分。小题2: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能得到积极启发。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