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摆在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首。

图  2003年一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

注:2010年底,我国的耕地总量已不足18.26亿亩,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

材料  2012年,我国的粮食进口总量已达7236万吨,相当于全年粮食产量的12.2%,其中三大谷物(稻谷、小麦、玉米)全年进口量近1400万吨,比2011年翻了3倍多。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4和材料反映的问题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6分)

(2)结合图4和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并说明辩证唯物论依据。(8分)

答案

(1)(6分)①供求影响价格。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十连增”,但耕地流失严重,这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导致粮价上涨。(2分)②生产决定消费。我国粮食供应处于偏紧状态,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这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2分)③经济建设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如果粮食长期供不应求、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

(2)(8分)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巩固粮食产量。依据: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树立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理念,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依据: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调整和优化粮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坚持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每点4分,答对2点给满分)

题目分析:

(1)该题需要根据图表内容和材料内容准确概括反映的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概述其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影响粮食产量,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影响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具体论述可能产生的影响。

(2)围绕粮食安全提出可行措施,措施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原理,根据所提出的措施分析体现的辩证唯物论依据。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需要加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这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但舌尖上的浪费却很严重,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体现的是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