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


谎花


①“谎花”一词来自我的母亲。它也许不是我的端庄、文雅的母亲的创造。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是从她的口中。母亲在她的菜园子里种了一些蔬菜:菠菜、油菜、白菜、辣椒、葱、茄子、蒜、西红柿,还有黄瓜和芸豆。在这众多的蔬菜里,有两种十分特殊。它们在一生中要长出很长且很多的藤蔓,而菜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菜地也是有秩序的,不容忍它们疯狂的藤像侵略军一样侵占别人的地盘。比如菠菜两垄,茄子一垄,黄瓜四垄,西红柿两垄,它们的生长面积给人规定好了。(A)其他的蔬菜还好,它们会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地盘不越界,而黄瓜和芸豆像一种身体的四周都能长出触手的动物,它们竞然会爬。如果你要吃到它们的果实,那你就得答应它们往四处爬。在地上没有位置的情况下,就只好引诱它们往空中蔓延。它们似乎也没太计较,没怎么犹豫就爬了上去。然后,黄瓜就开出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那种黄色,就跟刚孵出的小鸡的颜色一样。别以为开多少花就能结多少黄瓜,事情从来不这么简单。连我这个几岁的孩子都发现了花与花不同。有的花的下面没有一条长满刺的小黄瓜。花的下面空荡荡的。等花谢了,就更空荡荡了,找不到那里曾开过花的依据。我端庄而文雅的母亲说,那是谎花。
②我读到中学的时候,学了一点植物及动物的知识。在教科书上,我看到了雄株和雌株以及雌雄同株。黄瓜该是雌雄同株。那谎花就是雄花。
③(B)科学像个探照灯似的,把我神秘的童年照成了黑白世界。所有的颜色都消失了。还有,这道光线像一股房檐下的风,呼地吹进了窗子,把“谎花”这么好的词语给打碎了,像打碎一个瓷碗。
④如果我只知道谎花该多么好,一株会撒谎的植物,我就要想,它为什么要说谎
⑤往往,黄瓜在六月份开花,那时,太阳火辣辣的,风也热乎乎的。天上没有多少像样的云,而黄瓜需要雨水。这时,我的母亲就坐不住了。她看看天上的那点云彩根本就指望不上,就往黄瓜的垄里浇水。她说,开了这么多花啊!得多浇点水。并号召我和姐姐也参加那个浇水劳动。母亲认为,水多,黄瓜就结得多。母亲甚至认为,水充足,谎花就会少一些。
⑥我曾在一朵谎花那做了记号,系一条红毛线。在浇足了水后,我多次去查看,看它是否已经变成了不撒谎的花。后来,我发现它们生来就是谎花,不会改变。再后来我找到了谎花存在的意义,它们是为了迷惑我的母亲,为了多争取到珍贵的水。它们把水骗来之后,自己只用很少的一点,其他的都给了身边怀孕了的花。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10月)

“谎花”说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请你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案

参考答案:它们把水骗来之后,自己只用很少的一点,其他的都给了身边怀孕了的花。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叶 嘉 传

苏  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登车。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④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已而,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③〔传zhuàn〕传车,驿站的车马。④〔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⑤〔山薮〕深山密林。⑥〔苶 (niè)〕疲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劝之武——业:从事,以……为业

B.传遣诣京师——给:供给,提供

C.嘉然吐气——勃:大怒,激怒

D.遂得其子——爵:封爵位,授以官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先处上谷                  ②吾还也

B.①必槌提顿挫之可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上责欧阳                  ②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D.①上不见嘉月余         ②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曾祖父茂先迁居武夷,死后葬在郝源,从此茂先的子孙都成了郝源人。

B.叶嘉出身布衣,从小重视节操培养,胸怀大志,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惊,气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C.苏轼在文中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刚正不阿,令人清醒的叶嘉形象,这一形象其实是茶叶的化身。本文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

D.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