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第一段:张明是北京某师范学校的学生,要作为领队选8个人,一起去西藏地区的某县参加支教活动。但是以往的支教活动都遇到报名人数较少或者支教成员中途逃跑的问题。
第二段:要前往支教的西藏某县,交通不便,财政收入很少,基础设施落后,以往的支教队员去了都呆不长,因此当地百姓对支教人员们已逐渐失去了信心,说娃娃整天想老师,但老师经常换,弄得本地的老师都不知道按谁的方法教学,支教还不如不搞。
第三段:支教的青年在开评教会,大家都认为小王的课程设计很敷衍了事,小王情绪激动,说:“这怨我吗我们搞教学活动,校长和管理员都不配合,我干嘛费劲教学生啊”
第四段:支教队员要去做家访,家长不配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其他学校的老师与你取得联系,说他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要去山村支教学习,但经验不足,想与你学习,请问你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山村支教经验的相互传递可以使支教活动少走很多弯路,在相互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使支教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如果有其他学校的老师向我请教相关问题。我一定会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一,我会热情接待该学校的老师,与其对山村支教问题进行充分地沟通。为了更好地帮助到该老师,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我会向其详细了解该校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其对于山村支教的问题和困惑以及需要我方给予哪些帮助等。这样便于我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
第二,我会向其提供一些我方山村支教的经历图片、影像、经验总结等资料,使其对山村支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了使该学校对于支教活动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也会在我校选择几个在山村支教中有经验且表现突出的老师或是学生代表,到该校进行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山村支教过程中的经历感受,使该校师生能共同分享他们在支教活动中的经历,感受他们对于山村学生的最真挚的感情,以亲身感受为该校师生解读为何他们积极参与支教活动的心理历程。
第三,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会以此为契机,联合其他有支教经验的学校,举办一个山村支教活动经验交流会,加强大家对山村支教的认识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呼吁广大学子关注贫困区学生的学习,本着大学生应有的服务社会理念,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我相信通过以上方式,不仅能为该校的山村支教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也会对我校以后的山村支教工作积累更多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