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这种说法错误。其理由如下: (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现象,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具有稳定性和个体性。因此,只有稳定的某种道德行为,才能反映其品德状况,而不能凭偶然的一次或几次行为表现断定一个人的品德状况。 (2)从道德行为的角度而言,学生考试作弊属于不良行为,但其品德是否存在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因此,“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的论断混淆了品德和道德的概念,误把道德行为等同于品德,是比较武断的。学生考试作弊并不能表明其一定存在品德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对A公司25%的股权投资和一批自产的产品与乙公司一项在建写字楼进行交换,资料如下:(1)甲公司换出A公司的股权投资为2×11年7月1日取得,取得时支付银行存款1500万元,当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200万元,资产中有一项产品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等,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此存货分别于2×11年、2×12年出售40%、60%,甲公司能够对A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A公司2×11年7月1日至当年年末、2×12年实现的以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元、1500万元,2×12年A公司实现其他综合收益300万元。进行交换时此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换出自产产品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账面原值为520万元,已计提减值20万元。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乙公司换出在建写字楼在交换时的成本累计为28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3)甲、乙双方于2×13年1月5日办妥各项资产的转移手续。乙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甲公司为换入在建写字楼支付产权转移手续费2万元,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8万元。(4)甲公司取得上述写字楼后继续建造,共发生人工支出200万元,领用工程物资608万元,写字楼于2×1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预计此写字楼的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1)根据资料(1),说明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2×11年、2×12年与A公司股权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A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2)假设此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1)~(3)计算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假设此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1)~(3)计算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4)假设此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根据资料(4)计算上述写字楼在甲公司2×13年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