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场景(三) 甲承包商与乙签订装修合同,合同约定由甲承包商在2006年12月31日前为乙将其的一套别墅装修好,乙于2007年1月1日向甲支付全部工程款。甲与2006年12月10日提前完工,并交于乙。2007年1月1日乙并未按合同约定向甲支付工程款,甲与2007年2月15日向乙催收,乙答应甲2007年3月8日付款,3月8日甲并未收到乙的工程款。2007年7月1日~8月1日之间,当地发生特大洪水,导致甲承包商不能行使请求权。2007年12月1日,甲承包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业主乙支付拖欠的工程款,2007年12月31日法院作出判决。
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合同法》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 )年。

A.1

B.2

C.3

D.4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也             :扬名

B.一食尽粟一石          :有时

C.才美不外                :通“现”

D.之不以其道            :鞭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杀之

B.虽有千里能                          以君

C.策之不其道                          成,将攻宋

D.骈死槽枥之间                      每自比管仲、乐毅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