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从事小型机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原材料均在国内采购,产品主要自营出口到美国。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产品以美元定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0×8年初的7.3:1升值到20×8年6月的6.8:1,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甲公司产品销售自20×7年初至20×8年9月基本稳定。20×8年10月起,受金融危机影响,甲公司的出口订单和销售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20×8年第4季度与前3个季度相比,主要产品平均销售下降了约7%。但甲公司20×8年未审计财务报表其依然完成了65000万元收入和7300万元毛利的经营目标。
20×7年初至20×8年8月,甲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基本稳定。20×8年9月至10月,主要原材料价格平均下跌了约5%。
(2)甲公司预计主要原材料在20×8年底前很可能止跌回升,因此在20×8年9月至10月进行大量采购,以满足20×9年2月底前的生产需求,但20×8年10月之后,相关原材料市场价格实际上继续下跌。
(3)20×8年7月,由于发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甲公司20×8年1月开工建设的X生产线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建整顿。20×8年年末,有关部门同意甲公司重新开工,但受宏观经济影Ⅱ向,X成产线拟生产产品的市场前景不佳,甲公司董事会决定暂不启动X生产线的建设,并于20×8年末按期向银行归还了1年期、年利率为7%的1000万元专项借款。
(4)20×8年12月,甲公司决定淘汰一批账面价值为98万元的旧检验设备,并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15万元。20×9年1月,甲公司向受让方移交该批检验设备,并收讫转让款。
(5)甲公司在20×7年年末以每股12元购入100万股乙公司股票,购入时并没有明确的持有意图。20×8年年末,乙公司因期货交易发生巨额亏损而濒I临破产,股价出现大幅下跌,由年初的每股12元跌至年末的每股2元。
(6)根据甲公司与丙银行签订的贷款框架协议,丙银行自20×8年1月至20×9年1月向甲公司提供累计金额不超过20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20×9年1月,丙银行终止与甲公司的贷款协议。甲公司正在寻求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来源,但尚未取得实质性发展。
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 目 | 20×8年(未审计) | 20×7年(已审计) |
营业收入 | 65030 | 55320 |
营业成本 | 57720 | 48180 |
资产减值损失 | ||
其中:应收账款 | 220 | 190 |
存货 | 673 | 657 |
固定资产 | 65 | 54 |
合 计 | 958 | 901 |
项 目 | 20×8年12月31日(未审计) | 20×7年(已审计) |
存货账面余额 | 15752 | 6073 |
减:存货跌价准备 | 600 | 530 |
存货账面价值 | 15152 | 554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乙公司股票允许价值 | 200 | 120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 200 | 1200 |
项 目 | 20×8年年初数 (未审计) | 本年增加 (未审数) | 本年减少 (未审数) | 20×8年年末数 (未审数) |
在建工程——X生产线 | 0 | 962 | 0 | 962 |
减:在建工程价值准备 | 0 | 0 | 0 | 0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 | 0 | 962 | 0 | 962 |
其中:利息资本化 | 0 | 70 | 0 | 70固定资产原价 |
其中:房屋建筑物 | 5370 | 340 | 217 | 5493 |
机器设备 | 8912 | 160 | 73 | 8999 |
小计 | 14282 | 500 | 290 | 14492 |
减:累计折旧 | ||||
其中:房屋建筑物 | 2933 | 170 | 126 | 2977 |
机器设备 | 3465 | 901 | 65 | 4301 |
小计 | 6398 | 1071 | 191 | 7278 |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183 | 65 | 70 | 178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7701 | 7036 | ||
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公允价值变动) | 0 | 0 | 1000 | -1000 |
(1)计算本年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年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年之间是否存在较大波动,查明原因。
(2)获取产品销售价格目录,检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
(3)抽取本年一定数量的发运凭证,检查存货出库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与销售发票、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
(4)抽取本年一定数量的营业收入记账凭证,检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
(5)独立测算主要存货项目的年末可变现净值,将测算结果与甲公司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6)将存货跌价准备本年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
(7)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
(8)获取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检查对期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是否恰当、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查阅资本支出预算、公司相关会议决议等,检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记录。
(10)向相关金融机构函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末数量。
针对资料一第(1)项至第(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资料三所列实
质性程序序号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
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
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
有效(是/否)与资料一的第几个
事项的认定层次重
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理由 (1) 否 (2) 是 (1) 检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确定记录的销
售价格是否与实际相符 (3) 是 (1) 检查发运凭证并核对相关信息,可以确定存货确
实发送给真实的客户,证明交易的真实性 (4) 是 (1) 从营业收入明细账入手追查到相关原始凭证,
可以证明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 (5) 是 (2) 独立测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跟存货的账面价
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甲公司是否少计资产
减值损失 (6) 是 (2) 对应科目之间的核对,可以确定金额是否准
确 (7) 否 (8) 是 (4) 检查对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是否正确,可以得
知计提的相应的减值是否充分 (9) 否 (10)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