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鞋业生产企业为外销型企业。现提供H企业不同时期的单位产品成本等情况如下:
时间 | 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单位产品成本 (人民币/双) | 外销价格 (美元/双) |
2012年9月10日 | 6.337 5 | 32.9 | 5.5 |
2013年9月10日 | 6.161 2 | 32.9 | 5.5 |
材料二 实用、安全、经济、新颖等是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一般说来,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要考虑经济性,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下图中曲线①是在资本增加的情况下体现的性能与价格的这种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问答:如果增加技术投入(其他因素不变),请你在上图中选择三个点画出该产品性能与价格的变化曲线②。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带来该变化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6分)
①提高企业工资待遇 |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③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
⑤增加企业创新基金 |
(1)2013年9月10日每双鞋的利润比2012年9月10日每双鞋的利润少了0.97元人民币。(2分)问题:①人民币升值对H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H企业面临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利润减少的压力。(2分)②H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2分)
(2)第一小问:
第二小问:选择③⑤。(2分)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产品性能提高的基础上,降低产品成本价格;增加企业创新基金,有利于鼓励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能,最终降低成本价格。(4分)
题目分析:(1)商品利润等于商品出售价格减去生产成本。据此可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2012年相比,2013年该企业每双鞋利润变化状况可以表示为:(5.5×6.3375-32.9)-(5.5×6.1612-32.9)即0.97元人民币;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根据第一小问的结论,概括出该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第一小问的结论,学生应该不难发现,人民币升值对该企业的竞争力及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会刺激该企业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根据题意要求即增加技术投入(其他因素不变),在图中选择三个点画出该产品性能与价格的变化曲线②。增加技术投入,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性能。根据上述分析学生不难画出曲线②。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从本题图表中选择两项能够带来该变化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依据第一小问的分析,选择出既能降低商品价格又能提高商品性能的措施,图表中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增加企业创新基金能够实现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