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阅读下 * * 个教师有关“代数式概念”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的情境创设:

“一隧道长l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火车穿过隧道所花的时间为t分钟,则列车的速度怎么表示”学生计算得出,教师指出:“”、“10a+2b”这类表达式称为代数式。

教师乙的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内容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代数式的定义:“由运算符号、括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表达式称为代数式”,特别指出“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称为代数式”;然后判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接着通过“由文字题列代数式”及“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解释代数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练习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教师丙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学教材,但是教材并没有说“代数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教师大胆地提出开放式问题:“我们怎样用字母表示一个奇数”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在思考。

先有一位男生举手回答:“2a-1”。

“不对,若a=1.5呢”一位男生说。

沉默之后又有一位学生大声地说:“a应该取整数!”

有些学生不大相信:“奇数77能用这个式子表示吗”

不久,许多学生算出来:“a取39”。

此时,教师趁势作了一个简单的点拨:“只要a取整数,2a-1一定是奇数,对吗那么偶数呢”他并没有作更多的解说,点到为止,最后的课堂小结也很简单:“数和式有什么不同”“式中的字母有约束吗”“前面一节学过的式子很多都是代数式!……”从师生们自如的沟通来看,他们都已成竹在胸。

[问题]

你认可教师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丙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缺点在于首先教师没有给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准备时间,没有提供丰富的自学素材:另外教师导入的开放式问题并不能充分突出代数式这节的核心——“数”与“式”的区别: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没有科学合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小结也显得过于潦草和模糊。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住房问题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它和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一样,是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结构构成适逢上世纪60年代子女婚嫁高峰期、宁愿当一辈子的房奴也不租房的传统思想,使商品房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建筑材料、劳动力利润空间降低以及个别开发商囤地囤房待涨,使我国的商品房价格高居不下。高涨的房价、难以实现的住房梦成为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

材料二:进入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07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143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已没有如期到来。面对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国内房企为了取得市场的主动权,已开始缩减投资,并通过加大推盘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降价促销、加速去库存以回笼资金,部分房企开始生产面向低端群体的商品房产品或转产经营,一些房企转向国外投资。

结合材料一,请为政府消除“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