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什么是合作学习谈谈合作学习的执行过程。

答案

参考答案:合作学习: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一起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
(1)合作一开始,就应该发给学生详细的作业说明书,包含题目内容、进行方式、作品的标准或报告的格式及时间表。在第一时间就发下完整的作业说明,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与严谨,对于今后学习将有很深远的影响。
(2)分组。一般而言教师会让学生自行分组,但事实上若能由教师分组则成效较佳,因为合作者必须学习与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相处。每组成员不宜过多,防止使部分学生有机可乘,搭上“顺风车”。“合作学习”小组可依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分组:依学生的特质分组:学生的特质大致可分为学习能力、年龄、性别、族群等,教师可采用同质(特性相同者编为一组)或异质(特质差异者参差编组)作为分组的依据。不过,如果要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还是以异质分组较理想。依主题或兴趣由学生自行选组:尊重学生的背景知识及喜好;依交情或友谊由学生自行分组:尊重学生的感觉及人际关系。
(3)任务的设计须具有一定的困难度和挑战性,也就是要学生能动动脑,发挥创意,而非只是抄写。教师还须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4)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所以在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合作成员之间须有相当的依赖性,每一位合作者应尽责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要求合作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干什么。只有分工细致明确,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也才能顺利完成。
(5)合作互补。在合作集体内,合作者在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在合作学习时,成员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合作成员间应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团结是培养成员合作精神的基础,也是成员实现目标的保障。
(6)激发竞争。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能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团结,使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7)定期检查作业进度,如此要求可避免合作者在最后阶段草草完成作业。
(8)合作者之间发生人际冲突时,教师应把握机会教育,适时予以辅导,提供解决建议。
(9)作业的学习成绩宜多方面加以评价,除了小组综合成绩外,应考虑组员个别的贡献。而为确保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制作过程,教师可以指定由某一位学生做心得报告。至于组员的个别贡献可以学生互评来获得。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配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