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俄国社会矛盾。20世纪初俄国社会陷于动荡局面,导致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工人、农民从抗议示威转为武装起义,资产阶级民主派加入抗议示威行列。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专制政府被迫实行政治改革,决定成立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国家杜马(俄语议会),参与国家权力。以下是沙皇政府有关国家杜马法令的摘录:

1906年沙皇颁布的《国家杜马章程}规定:“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批权、质询权”。但同时又规定“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实际上沙皇多次使用这项权力解散杜马)”,“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在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同时,沙皇还颁布了《国务会议章程》,规定由沙皇任命贵族地主居多数的国务会议拥有与杜马同等的立法权,国务会议实际上成为议会上院。

1906年沙皇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杜马选举法》。该法标榜“帝国居民不分阶级、财产、出身,均享有选举权”。同时又规定: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每2千人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而企业主(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则分别由7千人、3万人、9万人中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即土地所有者的一票相当于企业主的3票,农民的15票,工人的45票。

(1)根据材料,说明沙皇政府实行政治改革、成立国家杜马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中的《国家杜马章程》,分析国家杜马在当时俄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国家杜马选举法》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7分)

答案

(1)目的:①缓和社会矛盾(或遏制革命浪潮);②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每点2分,共4分)

(2)地位:①国家杜马形式上拥有立法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沙皇专制统治;②国家杜马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皇专制制度。(每点2分,共4分)

(3)影响:①维护了贵族地主的特权,受到贵族地主的拥护;(2分)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其不平等性又无法消除资产阶级与政府的矛盾;(3分)③歧视工农必然进一步激化沙皇政府与工农的矛盾。(2分)

题目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未从根本上缓解俄国社会矛盾……加入抗议示威行列”可以得出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或遏制革命浪潮)”,从“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专制政府被迫实行政治改革”得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这一目的。

(2)由材料中的“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3)根据《国家杜马选举法》中有关“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企业主(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的不同规定分别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的影响。

不定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