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东风货运公司因意外事故未能按时将货物送至收货人,收货人要求东风货运公司赔偿。双方数次协商未成,遂达成仲裁协议。则:

A.仲裁协议应当在纠纷发生之前达成,此时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无效

B.如果该仲裁协议选择了北京仲裁委员会或者南京仲裁委员会作为仲裁机构,该仲裁协议有效

C.如果一方当事人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对方对仲裁协议的效力在首次开庭前没有提出异议,则仲裁裁决做出后,该当事人不能以仲裁协议效力问题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D.双方按照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在仲裁过程中达成和解,仲裁庭依据申请根据和解协议制作仲裁裁决书,当事人不得对该仲裁裁决申请不予执行

答案

参考答案:C,D

解析:[考点] 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必须是书面的,但可以在纠纷发生之后达成仲裁协议,因此A项错误。《仲裁法解释》第5条规定,仲裁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的一个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不能就仲裁机构选择达成一致的,仲裁协议无效。因此B项错误。CD项的法律依据在于《仲裁法解释》第27条、第28条。

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关于实践标准的材料:
材料1
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摘自墨翟《非命上》
材料2
所有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
……既然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
——摘自杜威《哲学的改造》及《逻辑:探索的理论》
材料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4
实践标准实质上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请回答:
(1)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材料3,阐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为什么“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4)分析材料4,解释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