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担了一工程项目的装修任务,合同工期为120d,合同价款为300万元。
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该工程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该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中,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该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采取了一定的控制管理措施,在具体的施工成本管理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1)加强施工调度。
(2)编制安全使用计划,确定施工成本管理目标。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4)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问题
1.该丁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并改正。

答案

参考答案: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妥:
(1)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自身的技术水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2)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在编制完成资源需求量计划后,确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
正确做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后才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3)不妥之处:在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后,拟定具体的施丁方案。
正确做法:拟订施工方案后才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议论文阅读。(10分)

自信何来

史中兴

①人要自尊,自尊来自自信,自信来自自我评估。有十分货色,就是十分货色,不降低成色,不矮化自己。

②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讲《红楼梦》,开宗明义:“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他潜心研究庄子,有人问他古今研究庄子者的高低。他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③萧伯纳当年游历上海,一日天气晴好,餐后接待方派几位文化名人陪同他到花园中散步,阳光下萧伯纳白发苍髯别具风采。有人不禁赞叹:“萧伯纳先生,你福气真大,能在上海见到太阳。”这位爱尔兰人回答说:“不,这是太阳的福气,能在上海见到萧伯纳。”

④这两位名人可谓自信满满,狂则狂矣,却不是信口开河。刘文典的狂言,有他出版的十卷本《庄子补正》为据,这是他沉潜多年的心血结晶,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再看萧伯纳,这位戏剧家一生创作五十二个剧本,还写了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是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九十四岁辞世前夕,他还在写作,声言“我甚至不想就此告别,因为我身上还有足够的劲儿”。这个劲儿,就是足够的自信。这让他赢得世人久远的尊敬。

⑤自信不存,自尊也就无从谈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次次政治运动摧毁了大批知识分子的自信,学术造诣很高的人,忽然间都变得没有知识了,甚至宣告从前的著述可以一把火烧掉。能够抵挡这股反动潮流的人十分罕见,不说一句“我错了”过得了关吗?一时间,有学问的人只能噤若寒蝉,集体失语。

⑥如今情况有了改变,自信满满、以国家级权威自居、唯我独大独尊的人多了,几乎到了批量生产的地步。他们不用担心被打棍子了,甚至就怕没人打棍子,因为打棍子、拍砖头可以引起轰动效应。某教授由于胡言乱语触犯众怒,名声大噪,他则得其所哉。

⑦前面两位名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上,经过历史检验自然形成的权威,依仗的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和创作成果;而眼下一些口出狂言以大师自居者,心浮气躁,热衷于自我炒作,豪气建在沙滩上,经不起检验,还不时曝出抄袭造假的丑闻。不但未赢得尊严,还让人嗤之以鼻。狂不要紧,自我炒作狂,就是一种病态了。它对学术环境的腐蚀,对学风的毒化,对文化事业的损害与破坏,害莫大焉!

小题1:针对“自信”,本文主要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小题2:第②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些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3:第④段“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一句中的“推崇备至”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小题4:“自信何来”,针对这一话题,你能提出怎样的观点?请略加阐释。(3分)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