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摘编自俄罗斯国情网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要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观点。(6分)

答案

(1)农奴制日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2)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农奴制的废除,经济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条件,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杜马制度的建立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推动封建君主制的转变。(6分)

题目分析:

(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如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等。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材料二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意义重大,学生可以结合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论证列宁的观点。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