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将年龄因素考虑进去的流感传播的数学模型。他们确信,当今的一场流感流行可以通过最佳地分发6300万剂的疫苗而使其中止,即把5—19岁的孩子(他们是造成大多数传播的原因)和30—39岁的成年人(他们是最容易从他们的孩子那里感染到流感的人)作为首要的疫苗接种标靶人群。他们说,这一标靶疫苗接种可转而帮助保护其他的人群不受感染。此外,该模型所预测的6300万剂疫苗比目前每年对季节性流感所接种的8500万剂疫苗要少。
这个研究结果主要表明( )。

A.分配疫苗要考虑与年龄有关的传播模式
B.数学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集中在5—1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
D.流感疫苗的成本完全可以降低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句提到了这一研究针对的是流感传播与年龄的关系,具体目的通过下面内容可以得出,即年龄对流感传播有重要影响,在流感疫苗分配时关注这些影响,可以减少现在的疫苗投放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研究只是借助数学模型这个工具对流感进行分析,并不能得出B项说法;C项流感的易感人群范围并非话题主旨;根据文段的说法是可以减少流感疫苗的接种数量,但“成本”问题文段并没提到,D项不入选。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李某,女,26岁,已婚,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李某表情惊慌,服饰不整,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李某:我,最……最近很害怕,心里不踏实,我们教研组长换人了,我害怕原来的组长迫害我,我觉得她怀疑是我在背后搞鬼让她下台的;我害怕新组长整我,因为我和新组长有矛盾,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换组长,我从不问这些事…… 心理咨询师:那你怎么觉得组长要害你呢? 李某:她们两个人下了课就坐在一起嘀咕,有一次我去组长办公室,他们俩看我进来立刻不说话了,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实际上与你无关呢? 李某:不可能,我连上课时都听到他们俩议论我。她们还派同学监视我,呼啦啦一群人,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有时我实在害怕就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学让其父母开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讲课了,上课我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故意要看我笑话,她们为什么都要和我作对呢?我头都要炸了,总是有声音和我对话,让我"滚蛋,滚蛋"。 心理咨询师:建议你去精神专科医院做做检查,那样对你有好处。 李某:我才不去呢!我又没有精神病,我没病。

综观以上谈话内容,心理咨询师进行的是()。

A.摄入性会谈

B.鉴别性会谈

C.治疗性会谈

D.咨询性会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