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第一部分
说明:131—154题,每段文字中都有若干个空儿(空儿中标有题目序号),每个空儿右边都有A B C D四个词语。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唯一恰当的词语。

敬业精神,被视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 (131) 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天才,通过敬业却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媒体曾盛炒过一个惯偷的经历,他叫刘金华, (132) 大半辈子,监狱、拘留所经常进进出出,快60岁的时候看到大墙外有一个孩子走过,心里猛然一 (133) :自己都这般年纪了,白来世界上走一 (134) ,最后连自己的骨血都留不下。于是幡然醒悟,洗心革面,要重新做人。
他最后一次从监狱被 (135) 出来,找不到工作就去捡破烂。捡破烂竞拾金不昧,几次捡到居民丢失的贵重东西,都要千方百计 (136) 到失主手里,并捎带着清理卫生和维护治安。时间一长,被物业公司 (137) 为保安。一个贼竟当了保安!居民大哗,纷纷抗议,物业公司却力排众议,为他 (138) 保票。岂知,有他当保安就最懂得怎样防盗,贼们也不敢再光顾那个居民区,后来他成了各小区争抢不上的保安,原来的居民区为了留住他,将闲房给他住。
任何人,通过敬业都可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凭这个口碑就可以走 (139) 天下,成为个人的护身符、无价之宝,永不会失业。

A.升

B.作

C.成

D.招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生命建筑概念是十年前来自十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的变形和振动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钢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的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科技界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就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振动。美国则有人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航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康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自动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不治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有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感知自身的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应,改变其框架结构,使之寿命延长的建筑。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升级功能,在突发事故中能作出判断和相应处理的建筑。

C、能感知自身状态及变化,一旦灾害发生,便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的建筑。

D、具有“大脑”,能感知和判断自身的状况,灾害发生前,能进行预报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建筑。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和“反映”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映”建筑物的状况及变化。

B、在建筑材料中埋植光纤维,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记忆功能并延长寿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物本身具有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是为了让建筑物能自我保护,自我修复。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