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与现役军人乙在2000年结婚,婚后因感情不和分居至今,甲于2004年5月向法院提出离婚,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不得准予离婚

B.是否准予离婚须军人同意

C.是否准予离婚应当经过军人所在部队的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同意

D.应当准予离婚,因为甲乙二人已经分居2年以上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虽然《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法院调解无效可以准予离婚。但是,法律同时又规定了对于军婚的特殊保护。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经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所以,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对于军婚还是应当适用不同于一般离婚的特殊规定。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10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庆初杜甫晚年旅居虁州期间

小题1:选出对这首诗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5分)

A.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欣喜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

B.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C.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

D.诗中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自己长年漂泊,流离他乡的孤独之苦.小题2: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孤”。

B.四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的只是雁的孤单悲伤。

C.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

D.颈联写实,刻画动作。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