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人造马尾松林,松毛虫危害严重,右图为一种用DDT喷洒及引入松毛虫天敌灰喜鹊的过程中,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_______点开始进行的生物防治。
(2)BC段曲线升高的原因是:一方面松毛虫产生了_______;另一方面DDT杀死了松毛虫的_______。
(3)松叶、松毛虫、灰喜鹊的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_____ ,原因是(2分)_______。
(4)DE段种群已无明显波动,说明了引入_______后,已建立起新的_______ 。
从图中可看出,AB段松毛虫种群数量减少,但BC段又很快恢复种群数量,说明这一阶段使用的是DDT,之所以一开始大量减少,是因为大多数个体是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只有耐药性个体被留下,由于DDT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杀死它们的天敌,所以留下来的耐药性个体在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快速繁殖,很快达到C点的水平。引入它的天敌灰喜鹊后,食物充足缺少竞争所以松毛虫种群数量又会很快降低,但达到一定数量后不再减少,是因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制约,达到一个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