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谈到2013年物价走势时说: “我们有条件实现2013年物价总体稳定的目标。”不过,推升物价的因素也存在,原因有三:一是农药、化肥等价格的持续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二是因为进入冬季以后,部分季节性供应的农产品,还有周期性变化的一些农产品,价格面临着一些上涨的压力;三是来自国外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材料二 物价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的大问题。物价稳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又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所以,稳定物价不单是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政治和民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的解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从后势来看,物价仍然存在上涨压力的原因是什么?(9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人民基本生活?(8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9分)

解析 

答案 

答案

(1)①价值决定价格,农药、化肥等价格的持续增加反映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②供求影响价格,进入冬季,部分季节性农产品供应量减少,会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③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增强,输入性通胀压力传导到国内,引起物价上涨。

(2)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消费。②履行好经济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价格基本稳定。③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④坚持依法行政。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3)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政府重视控制物价上涨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是由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决定的,这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本题以物价问题为背景考查经济、政治和哲学的相关知识。第(1)问,要紧扣材料中的原因,转化成经济术语原因。第(2)问是一道常规题,政府怎么做,一般从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等角度切入。第(3)问,知识限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不可盲目迁移知识,物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的解决,因此可以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说明。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