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征税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统治形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法国在埃及实行不同的征税形式。

回答:

(1)奥斯曼土耳其和法国在埃及征税的目的是什么?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埃及的主要征税形式是什么?这种形式的结局怎样?

(3)试简单比较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法国在埃及征税上的不同。

答案

(1)目的:都是为了掠夺财富,维护和巩固在埃及的殖民统治。

(2)形式:包税制。结果:拿破仑统治埃及时被废除,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正式被废

除,包税地全部收归国有。

(3)不同:奥斯曼帝国征税主要是通过埃及的包税人来征税,或者说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

而法国则废除了包税制,由法国自己征税。

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把握(1)征税的目的都是掠夺财富,维护统治。(2)包税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行情况。

选择题
问答题

  黄土高原是黄河的臂弯,我们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黄土高原和黄河息息相关,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某校同学要开展一项关于黄土高原和黄河关系的专题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来的一些资料,请你研读后,回答(1)~(2)题。

  ①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古的贺兰山森林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②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到了明中叶,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下百万根。

  ③秦始皇统一六国,大量人口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他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实行屯垦戍边,多次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④6000年前,绿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那时这里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69%。

  ⑤目前黄土高原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⑥唐朝初年施行屯田垦殖,在黄土高原的林牧区垦田数十万亩,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⑦清军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华北、江南人满为患,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变林牧为农耕的重灾区,祁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参天巨木,此时完全成了光山秃岭。

(1)从以上材料来看,从秦朝开始,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原不断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试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只写材料的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校有同学认为,古人缺乏环保意识、乱砍滥伐是黄土高原植被不断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你还能概括出两条原因吗?(每条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