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殿,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在小的密室中举行的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不过,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它只是少数主要大臣参加的会议。后来,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 ——《世界史资料丛刊》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从材料一末句“备顾而已”,材料二“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句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则材料反映了中英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两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无真正的决策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特点:英国的内阁权力逐渐增大形成定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3)趋势: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英国:由专制走向政治民主。影响:中国: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英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 * *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