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现行。宪法规定:“国 * * 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 * * 建议,将以上条款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2004年“两会”的诸多提案中,“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写入宪法”一项,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重视。近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700余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0%的受访者赞同修宪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仅有7.0%的居民持反对态度。(3)在民间财富日益扩大的今天,关于私有财产安全性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调查结果显示,40.5%的居民认为私有财产有可能被侵害,25.5%的居民保持中立态度,另有 34.0%的人认为不会受到侵害,基本形成了比较平均的观念分布。对于私有财产可能被侵害的原因,30.3%的居民认为在于无法律保障,虽然全国人大在1999年修宪时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没有像对待公有财产那样在宪法中列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 * * 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同时,另有 29.8%的居民指出可能的侵害在于价值被低估,它的实际贡献和在交换中的价值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承认;另有27.8%的居民指出可能侵害在于不公平对待,在市场准入、资金筹集和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等方面,非公有经济面临困难;此外10.6%的人直言,如无宪法的保护,私有财产在法律上存在被国有化的可能。(4)有专家指出,据统计,至2003年年底中国银行存款数额将达到11万亿元,其持有者相当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者,如果能够使他们掌握的资金变成资本投入到建设中,对中国的就业、再就业等问题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据悉,中 * * 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刚刚公布,海外媒体便以“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来评价建议中国关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5)温 * * * * 在北京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制定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温 * * 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产权制度的概念,明确要求制定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这样做完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缓解就业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目前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达8千万人。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23%。(6)合法的私有财产遭到损害和侵吞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前不久,湖南省株洲市有关部门公布了一起恶性案件: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28公斤黄金在运送途中被茶陵县公安局扣押,此后公安局竞将黄金熔化后变卖,并与检察院和法院瓜分了那200多万元巨款。这些事实说明,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7)一位浙江人向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晓亮写信反映,“目前国内一般民营企业家一发家即向海外转移财产,向东南亚或日本等地拓展,这种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国内经济将有不良影响。温州企业家则向欧洲进军,宁波企业家向新加坡进军,大家顾虑重重,值得重视。”

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

参考答案:本题的答题要点宜包含以下要点:第一,保护私人合法财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第二,保护私有财产的重点是保护私有合法财产,其目的是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财产;第三,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经过一个过程,除了立法措施以外,还有加强宣传。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16分)

读书也要讲“姿势”

①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该以什么姿势来读书呢?说到这一定会有人觉得很奇怪。可不是吗?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这就难以理解了。

②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不难理解的。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人们日常的每个动作,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几乎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某种姿势。正确的姿势和不正确的姿势,产生的结果往往很不相同。同样,在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验的时候,大家也很认真听取老师傅和熟工人关于操作规程的讲解,并且在机器旁边从事操作的过程中,很注意每个动作都保持正确的姿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一看,情形却很不一样。在这些地方,一部分同学往往表现得很随便,有的顶着阳光,有的背着光线,或者斜倚在书桌旁边,或者蹲在阴暗的角落里,埋头在看书、做习题。还有的虽然坐着写东西,可是,偏偏又把头侧向左边,搁在左臂上,斜着眼睛看右手的笔尖在练习本上移动。为什么他们在这些地方,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就完全不讲究姿势呢?

④我想劝告这些同学,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事实早已证明,有的同学因为马虎大意,缺乏正确的读书姿势,以致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近视、驼背等。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惋惜?现在只要努力纠正,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以外,一般是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的。希望教师们、家长们,配合同学们自己,共同创造条件,形成风气,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

⑤不管是读书或者是写作,不拿出真精神就一定搞不好。坐着比较容易提起精神,这完全符合生理规律。即便我们现在不一定都要强调像古人那样“正襟危坐”,但是,能够坐得端端正正,也决无害处,只会有好处。而且坐的地方还必须注意光线,不要阳光直射,也不可背光。如果能够做到“窗明几净”就更好了。

⑥至于躺着看书等,固然不必绝对反对,可是的确不应该当做正确的姿势。对于一般健康的人来说,如果认真阅读重要的书籍,最好不要躺着。所谓“卧常可以作文”也只能是思索文章的若干要点,或者是病人口授文章的内容而已。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唐代的杨炯,虽然都是有杰出才能的,特别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盈川,在儿童时期就被称为神童,这两人可能有独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们卧读的例子也仍然不足为训。

⑦如今青年同学们读书的风气很盛,大家对于读书的姿势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题1: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观点?(2分)

小题2:第⑥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第②段讲了什么道理?与下文之间的论证关系如何?(4分)

小题4: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作用何在?(3分)

小题5:请谈谈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单项选择题